5月21日,“中國戲劇梅花獎、曹禺戲劇文學獎頒獎晚會”在上海文化廣場舉行,上海京劇院一級演員藍天憑借《智取威虎山》楊子榮一角,獲得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八一期間,藍天將和上海京劇院多位“楊子榮”同臺,為上京建院七十周年獻演《智取威虎山》。
5月8日,藍天在上海大劇院以《智取威虎山》參加梅花獎終評。本報記者 賴鑫琳 攝
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根據小說《林海雪原》改編,1958年由上海京劇院首演。作為上海京劇院第六代“楊子榮”,藍天與《智取威虎山》從兒時結緣,他五歲接觸京劇,會唱的第一段京劇就來自《智取威虎山》,八九歲已經能把劇中參謀長“朔風吹、林濤吼、峽谷震蕩”一字不落地唱下來。10歲時,藍天在河北省藝術學校唱《打虎上山》出名,“沒有靴子,穿舞蹈鞋再套襪子,馬鞭折了,依舊甩得很起勁,全校都知道94級梆子班代表劇目是京劇《打虎上山》。”13歲時,上海戲曲學校校長王夢云到河北招生,看了藍天表演的《打虎上山》,當即拍板招收他。
2012年12月6日,藍天在演唱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段。當晚,《一脈千秋——徽腔京調交響演唱會》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2004年藍天與同學在上海京劇院實習,參演第一出戲《智取威虎山》,藍天扮演小戰士還分到臺詞:“參謀長,報告參謀長,小火車開到西岔河,橋梁被破壞……”他回憶,盡管是龍套,但是扛槍、背槍練習了好久,每天排練第一場行軍、第七場滑雪、第十場開打,“只要聽到‘行滑開’就興奮。”
5月7日,《智取威虎山》梅花獎終評見面會。本報記者 賴鑫琳 攝
2008年藍天從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畢業,進入上海京劇院。2010年演完首場“青春版”《智取威虎山》,藍天見到自己無數次觀摩學習的電影《智取威虎山》中的偶像童祥苓。童祥苓指點藍天,“楊子榮”唱念做打都有,基本功、毯子功、把子功須樣樣出色,要把傳統戲學好、練好,念白也得反復練習。當年劇組曾邀請人藝話劇演員指導臺詞,要點之一就是要懂得邏輯重音。藍天在不斷演出中加入自己的體悟,如設計騎馬舞身段時借鑒中國舞的元素。
“《智取威虎山》是戲保人,戲太好了,音樂經典,唱段經典。”藍天得到多位“楊子榮”以及業界前輩悉心指導,“童祥苓老師在世的時候教授我們創作心得,融合大師余叔巖、馬連良、周信芳表演精髓。還有‘把傳統繼承好,把現代結合好’,這也是周信芳老院長當時對童祥苓先生說的。尚長榮老師經常給我們講如何激活傳統。我們這一代演員很幸運,得到老先生們的教導。我在河北省藝校時,河北梆子的老師也教了我很多。我跟隨上海昆劇團計鎮華老師學了多年昆劇。何澍老師、李軍老師演繹的楊子榮,我都在看、都在學。”
2017年,藍天在天蟾逸夫舞臺演出《智取威虎山》時右腳粉碎性骨折,堅持單腿與“座山雕”開打。劇終,他被人攙著謝幕,然后被救護車從劇場直接載去醫院做手術,打了兩根鋼釘。“那時我對自己說,藍天,你可以坐在地上,但是英雄楊子榮,絕對不可以坐在地上。”
藍天演了一百多場《智取威虎山》,他認同欒平扮演者嚴慶谷的話,“熟戲要生演,不能沒有感情或走過場。”
2023年1月央視兔年春晚,藍天在戲曲環節帶來《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選段“迎來春色換人間”。這是《智取威虎山》家喻戶曉的唱段,用藍天的話說,“晚會有《智取威虎山》,十之八九是‘迎來春色換人間’。”
央視春晚《智取威虎山》不斷調整,追求最佳效果:排練之初四位“楊子榮”穿正裝,一人一句連唱,后改為四位演員穿上戲服合唱。“根據晚會節奏,過門等適當精簡。”藍天在四人中演出《智取威虎山》場次最多,負責細節,包括準確的字音、調門、動作等。
劇場演出《打虎上山》時,楊子榮有一個轉馬鞭、松手又抓住馬鞭的動作,藍天建議,調整為始終抓馬鞭,確保萬無一失。春晚舞臺地板光滑,沒有地毯、地膠,演員跑圓場時腳底會滑,藍天說,“我們都是經驗豐富的人,注意上場要穩,控制動作幅度。”
原標題:《上海演員藍天摘得梅花獎榜首,從孩童到央視春晚,《智取威虎山》伴他成長》
欄目主編:施晨露 題圖來源:賴鑫琳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諸葛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