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修漏水還有陷阱?
通常來說,解決漏水問題確實需要敲墻、撬地板。
不過,近年來為了方便快捷,出現了一種無需敲墻、撬地板的新型技術。這種技術只需注入“膠水”,等待數小時就能完成修復。
可誰能想到,這項技術頻頻遭到消費者投訴,甚至央視都直接下場揭露其為騙局!
那么,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免砸墻堵漏 “新方法”
誰家的房子住久了不得有點小毛病?
特別是水電線路,裝修時就埋在墻里和地板下。一旦漏水,傳統方式就得砸墻、撬瓷磚,既費錢又麻煩。
不知從何時起,市場上突然冒出一種叫“免砸墻灌膠水”的“新方法”。商家宣稱只要將“特殊膠水”注入漏水點,幾個小時后膠水干了,問題就迎刃而解。
聽起來省事又高效,但有些商家為了賺更多錢,給這項技術貼上“四位一體靶向技術”、“十年質保”、“進口高端材料”等標簽,把消費者忽悠得團團轉。
實際上呢?
那些所謂的“進口材料”膠水,全是沒有生產資質的三無產品,成本僅兩三塊錢一斤。商家隨便取個高大上的名字,包裝一下,就能賣到200多塊錢一斤,價格翻了上百倍!
更夸張的是,維修前工人信誓旦旦說“用不了幾斤膠”,等完工后,卻報出七八十斤的用量,收費高達1.3萬到1.98萬元不等。
由于大多只是口頭約定,雙方連正式合同都沒有,出了問題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霉。
要是遇到較真的消費者不肯付款,商家就會通過短信轟炸、電話威脅,甚至涉嫌強迫交易。
盡管很多人覺得正規平臺上的商家應該靠譜,但事實是這些商家大多只有銷售資質,并不具備防水施工資質。
等到維修過程中出現問題,消費者找平臺維權,平臺往往以“無權索要”為由推脫責任。
可是,《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平臺有義務審核商家資質并協助消費者維權,但這些平臺卻視而不見。
即便有消費者報警,也因為沒有書面合同,無法證明口頭約定的價格和用膠量,警方只能按消費糾紛處理,建議走法律途徑。
然而,打官司耗時耗力,如果證據不足,勝訴的可能性都很低,許多人只能默默承受損失。
更糟糕的是,這些維修工大多是臨時拼湊的“業余團隊”,根本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甚至連灌膠設備的操作都不熟悉,更別提了解膠水成分了。
其實灌膠技術確實存在,但主要應用于隧道等大型工程,在家庭環境中并不適用。
而且灌膠需要使用高壓設備,還需要專業操作,而這些“非正規”工人胡亂操作,頂多暫時堵住砂漿層,根本無法修復防水層。
沒過多久,膠水開裂,漏水問題依舊反復。
案例分享
以前每到315,那些“不良商家”都會心驚膽戰,生怕自家產品被曝光。
沒想到現在不是315,央視《第一時間》節目組還專門制作了一期關于“漏水維修騙局”的節目。
節目中有一個案例:上海的張先生在刷微信視頻號時,看到一則“免砸墻維修”的廣告。正好他家衛生間漏水,于是聯系了廣告中的維修人員。
對方上門后解釋,灌注膠水每斤260元,預計張先生家的維修只需4、5斤膠水即可。結果維修完成后,維修人員竟報了76斤膠水的費用,總計約1.3萬元。
就算多用幾斤膠水也可以理解,但這數量未免太離譜了吧!
但由于缺乏證據,加上維修已經完成,張先生也只能認栽,把錢轉給了對方。
更讓人氣憤的是,他花了1.3萬元維修費,沒多久衛生間又開始漏水,等于這筆錢白花了。
最后,張先生忍無可忍選擇報警。警方介入后,依法將那些維修人員抓獲,主犯李某被判刑三年零三個月!
像張先生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劉女士原本在網上花39元購買了一個上門檢測套餐,結果維修人員來了之后推薦灌膠堵漏方案。
一斤膠水200多元,維修結束后對方直接報了40多斤的用量。
發現毫無效果后,維修人員竟然拿“膠水還沒凝固”當借口搪塞。
一周后,劉女士發現根本沒有任何改善,再次聯系維修人員檢查才得知,原來是水管老化導致的問題,本只需花費500元就能解決,劉女士卻白白搭進去1.6萬多元。
還有馬先生,被商家忽悠說10斤膠水就能修好,結果最后用了整整80斤,花費1.98萬元,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另外,山東的肖先生在平臺上找的維修服務,商家口頭報價258元一斤,施工完說用了20斤,要價6700元。
但肖先生堅持驗貨,拒絕全額付款,最終雖然沒支付那6000多元,卻還是付了2700元。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避開這些維修騙局呢?
防騙指南
首先,作為消費者,千萬別圖一時方便,一定要讓維修師傅出示營業執照和防水施工資質,并親自到住建部門官網核實真偽。
對于那些沒有資質的維修隊,無論說得多么天花亂墜,都堅決不用!
開工前必須簽訂合同,明確膠水用量、單價、總費用以及施工方案和質保期等內容,所有口頭承諾都不作數。
施工過程中,全程錄像,膠水包裝和檢測報告都要妥善保存,日后萬一出現問題,這些都是重要的維權依據。
在報價環節更要格外小心,必須先確定總價再動工,“按實際用量收費”的說法多半是套路,直接拒絕就好!
此外,那些平臺不能只想著收取商家入駐費,應當按照《電子商務法》的要求,嚴格審查商家的營業執照和施工資質,建立黑名單制度,將不良商家清除出去。
如果消費者被騙,平臺應立即開通維權通道,先行墊付賠償款,然后再向商家追償,絕不能當甩手掌柜。
信息來源:大河報:太坑了!家中漏水,維修人員灌了80斤膠水,總價19800元!警方已抓捕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