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5月訪問沙特,獲得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而且是特朗普還把價值1420億美元的軍火賣給了沙特,這下可讓美國“賺大了”。
然而就在美沙協議簽訂當天,沙特方卻派了環境大臣在北京與中國簽署57項農產品協議,總值269億人民幣,包括奶制品和水產品出口。
這下特朗普可懵了,法特想“兩手都抓”,顯然特朗普一家獨大“生意至上”這種邏輯在沙特面前根本行不通!
左右逢源的外交棋局
當特朗普踏上沙特的"紫毯"時,他臉上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了美元招手,5月13日,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親自在機場迎接特朗普,隨后雙方簽署了史無前例的6000億美元投資協議和1420億美元軍售協議。
特朗普興奮地向全世界宣告這次訪問"大贏特贏",仿佛口袋裝滿了沙特的石油美元,然而,就在特朗普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同時,一架從利雅得起飛的專機已經降落在北京。
令人驚訝的是,沙特環境、水利和農業大臣法德利早在5月12日就已悄然抵京,當天便落實了沙特奶制品和水產養殖品對華出口協議。
次日,當特朗普和沙特簽署軍售協議的同一天,沙特與中國簽署了總計57項農產品協議,價值140億里亞爾(約269億人民幣)。
這種幾乎同步進行的外交動作,絕非巧合,沙特的這一手外交平衡術,宛如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國際關系的大棋盤上同時布局兩顆棋子,一邊是花團錦簇的6000億美元承諾,一邊是扎扎實實的57項農產品協議。
表面上看,這兩項協議價值相差懸殊,但其背后的策略意圖卻值得深思,沙特此舉向國際社會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即使在給美國送上大額支票的同時,沙特也不會放棄發展與其他國家的多元化關系。
美國的獅子大開口
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收獲頗豐,不僅從沙特口袋里掏出了6000億美元,還從卡塔爾和阿聯酋分別獲得了1.2萬億和1.4萬億美元的投資承諾。
這樣的"戰果"讓剛剛在對華關稅戰中暫時妥協的特朗普政府重新揚眉吐氣,仿佛一下子找回了"美國優先"的底氣。
然而,白宮的胃口似乎永遠無法滿足,據彭博社報道,特朗普對沙特承諾的6000億美元投資還不夠滿意,他原本希望沙特能夠湊個整數,投資1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幾乎相當于沙特2024年全年GDP的總和,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特朗普訪問沙特的真實目的昭然若揭——純粹是為了撈錢。
對特朗普而言,這是一舉三得的好事:首先,他可以將這些協議當作自己的政績,為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拉攏選民,其次,他能向那些支持他當選總統的軍工企業兌現承諾,最后,沙特的巨額投資能夠拉動美國就業,緩解國內經濟壓力。
特朗普對沙特的態度,完美詮釋了他的"交易主義"外交邏輯,在他眼中,國際關系無非是一場場交易,而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讓美國(以及他自己)賺到最多的錢,這種直白的利益至上思維,在特朗普的一舉一動中表露無遺。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恰好發生在美中貿易戰暫時降溫之際,雙方剛剛達成互降關稅115%的協議,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美國對華關稅戰的失敗,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急需從其他地方找回面子,而中東富國便成了他理想的提款機。
沙特的無奈與智慧
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雖然表面上對特朗普笑臉相迎,內心卻不得不在苦澀中做出妥協,沙特承諾的6000億美元相當于其GDP的54%,這筆錢足以讓任何國家肉痛不已,但在中東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沙特別無選擇。
首先,沙特面臨著來自伊朗的威脅,作為什葉派大國,伊朗與遜尼派領袖沙特長期以來便存在宗教和地緣競爭,其次,巴以沖突仍未平息,也門胡塞武裝的導彈威脅始終如影隨形。
在這種情況下,沙特需要加強防御能力,而其軍事裝備90%來自美國,這使得沙特陷入了對美國的深度依賴。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前腳剛與胡塞武裝達成?;饏f議,后腳就向沙特推銷防空系統,玩起了兩頭通吃的把戲,沙特只好咬牙切齒地掏錢,以換取美國的軍事保護,這就是所謂的"石油換安全"困境。
然而,沙特也并非沒有覺悟,近年來,沙特王儲提出了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旨在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推動經濟多元化,沙特深知,長期依賴單一產業和單一大國的保護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沙特的應對之策是積極推行多元化外交,在大國之間尋求平衡,雖然短期內難以擺脫對美國的軍事依賴,但沙特可以在經濟和貿易層面與更多國家建立緊密聯系,從而在大國博弈中獲得更多回旋空間。
中國合作的春天來了
中國與沙特的合作猶如沙漠中的綠洲,生機勃勃且不斷擴大,從能源到科技,從基建到民生,中沙合作的足跡幾乎遍布各個領域,農產品貿易只是這一全方位合作的冰山一角。
在能源領域,中國是沙特石油的最大買家,而沙特則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沙特對華石油貿易中,人民幣結算比例已經達到22%,這一數字還在穩步增長,表明兩國正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企業參與了沙特多個標志性項目,包括紅海新城儲能項目、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項目、沙特國王港、新未來城隧道和麥麥高鐵等,這些項目不僅提升了沙特的基礎設施水平,也為中國企業開拓了海外市場。
在科技領域,華為、阿里云、中興云、螞蟻集團等中國科技巨頭已在沙特布局,助力沙特數字化轉型,中國的5G技術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正在幫助沙特建設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
中沙合作的深入發展,得益于兩國發展戰略的高度契合,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的"2030愿景"在多個領域找到了共同點,雙方合作不僅局限于傳統的能源貿易,還延伸到新能源、高科技、農業和旅游等多個領域。
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贏得了沙特民眾的廣泛認可,根據吉達商會2025年的民調顯示,43%的沙特青年認為中國是"沙特最可靠的合作伙伴",而認為美國是最可靠伙伴的比例僅為29%。
這一數據表明,盡管沙特與美國有著傳統的盟友關系,但中國在沙特民眾心中的地位正在穩步上升。
展望未來,隨著沙特經濟多元化戰略的推進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中沙合作有望在更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特別是在農業科技、可再生能源和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雙方合作潛力巨大,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將為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結語
沙特在美中之間的外交平衡既是地緣政治的無奈選擇,也是經濟轉型的戰略布局,反映了多極化世界中中小國家的生存智慧。
美國"交易主義"與中國"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形成鮮明對比,沙特的選擇也在悄然影響整個中東地區的國際關系格局。
在全球力量此消彼長之際,單一依附還是多元平衡,哪條路更有前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