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邱邱
編輯 | 西貝
要說2025年最亮眼的消費公司,被戲稱為“港股三姐妹”的老鋪黃金、蜜雪冰城和泡泡瑪特肯定是繞不開的話題。如果把蜜雪冰城的性價比、老鋪黃金的古法工藝、泡泡瑪特的文創魅力共同集中在一家公司,那會是什么樣子?
日前,似乎真聚齊了這三大特點的杭州銅師傅文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走進了公眾的視眼。這家主營銅制文創產品的公司,自創立以來就備受雷軍青睞,多次獲得小米集團和小米聯合創始人的投資,甚至被雷軍稱為“整個小米體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業”。
話說回來,不論有多少投資人的背書,產品上能找出多少成功產品的特質,銅制品終究是個小眾的賽道,市場規模十分有限,要站在IPO的起跑線上,不免令人發問,銅制文創會是好生意嗎?
01
平價銅制品也賺錢
相比小米1發布之時,市場上山寨機泛濫,銅師傅創立的2013年,銅制工藝品市場則是更加無序,莫說山寨,整個銅制品行業幾乎就完全處于無品牌的狀態,報價、品質極其混亂。據說,創始人俞光就是在5萬一噸的銅價與一米銅關公報價120萬的巨大價差中看到商機,放棄此前在衛浴領域的積累,二次創業,切入銅制品賽道。
面對相對初級的市場階段,作為資深米粉的俞光,選擇用性價比打開市場,2014年初入江湖的銅師傅,推出定價19.9元的銅葫蘆,通過天貓旗艦店單日引流300萬。類似于當年只賣1999的小米1,這款爆款葫蘆,為銅師傅一舉打開知名度,給公司貼上了銅制品平權戰士的標簽。而性價比也成為后續銅師傅一直標榜的特性,在招股書中也明確表示:公司定價策略根植于高性價比原則。當然隨著公司的壯大,銅師傅的產品線也在逐步擴張,目前在官方旗艦店,既可以買到幾十元、甚至十幾元的銅制小擺件,也不乏售價幾萬元、高在一米左右的銅制工藝品。
不過不同于小米常年在5%徘徊的凈利率,作為消費公司,銅師傅的性價比看起來也有不錯的賺錢能力,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03億元、5.06億元和5.7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93.8萬元、4413.1萬元和7898.2萬元,凈利率在2024年達到13.8%,毛利率則三年均穩定在32%以上。雖說對比老鋪黃金、泡泡瑪特這樣的賺錢機器來說,銅師傅的變現能力一般,但要是站在飾品角度對比傳統金飾企業、站在家居角度對比家具企業,銅師傅的表現都算得上是優秀。
02
肉眼可見的天花板
能走到港交所的門口,銅粉是銅師傅其最大的依仗。類似于米粉,銅粉是銅師傅對自己產品愛好者的代稱,據俞光透露,公司已積累超500萬“銅粉”。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線上客單價均高于750元,復購率可以達到56%-59%。作為對比,有盲盒模式和強大IP加持的泡泡瑪特近年來,平均復購率也就在50%左右,雖然在客戶規模上存在巨大差異,但也足見銅師傅的產品,確實受到了一批忠實銅粉的喜愛與追逐。
事實上,也正是因為銅粉的支持,才有了雷軍和銅師傅的結緣:在2017年籌辦的“銅粉節”,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被銅粉的狂熱所震撼,才促成了后續雷軍與俞光的會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銅粉的主要構成是30-50歲的男性消費者。誠然這部分群體中不乏事業有成、消費能力拔群的存在,但在更廣泛的范圍和認知里,30-50歲男性的消費能力被評價為所謂的“男不如寵”,屬于消費能力最低的人群。映射到業績上,2022-2024年公司收年復合增長率僅為6.54%。倒也不是銅師傅不努力,整個行業看,2019至2024在各類中國金屬文創工藝品中表現最好的銅制品,年復合增速也只有7.3%,整個市場規模不過16億,已分走超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銅師傅,想象空間確實有限。
為此在銅文制品外,銅師傅近年在不斷嘗試,相繼在黃金、銀質、木質、塑膠文創領域發力,推出“璽匠金鋪”、“閱銀”、“唯檀”、“歡喜小將”等子品牌,但目前看來成效不大,作為第二大產品線的塑膠潮玩,僅貢獻公司2.5%的營收。
03
“傳統題材的潮玩”好做嗎
其他賽道短期難見增長,俞光還是準備繼續挖掘銅制品的潛力,在公開采訪中,俞光曾透露出銅師傅要做傳統題材的潮玩。招股書顯示潮玩市場,2024年潮玩市場規模達到713億,2019年至2024年年復合增速達到28.1%,未來5年預期還有13.1%的年復合增速,若能在打造獨特的銅制傳統題材潮玩,確實有助于打開銅師傅的增長空間。
事實上,同傳統文化結合,銅師傅早在2016年就已吃過甜頭,彼時同六小齡童合作推出的全黃銅工藝品《大圣之傳奇》系列,首次眾籌就在淘寶吸引了近2000萬元的訂單。而后續,公司又通過授權合作的形式,推出了一批包含中國國家博物館、哪吒2、敦煌形象的文創產品,形成了傳統文化系列、口彩吉祥系列、文物新生系列、神話民俗系列的原創IP矩陣。其中不少產品都很成功,比如大圣系列、葫蘆系列都為銅師傅貢獻了近億的銷量,但嚴格意義上他們還是屬于銅制文創工藝品,距離銅制潮玩尚有差距。
所謂潮玩,究其本意是以玩具形式呈現的藝術收藏品,潮玩的形象、樣式,需要承載設計師獨特的表達,以泡泡瑪特的形象為例:著名形象SKULLPANDA的設計初衷是一個有點叛逃、不受限制,更自由、果斷的女孩,其各系列產品都有不同主題與背景,表達作者的不同觀點,比如《溫度》系列用閉眼、摘頭盔等設計象征“內省與和解”,《食夢動物》討論人與自然的權力關系。誠然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能清晰了解潮玩形象的設計含義,影響其消費決策的因素也十分復雜,但不可否認潮玩本質上確實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其核心的競爭力在于潮玩設計師通過玩具形式進行觀點的傳達。
但就目前來看,銅師傅的系列產品強調的主要是東方美學的運用、復古工藝的打磨、傳統形象本身固有形象的展現,忠義無雙的關二爺、以財神形象出現的趙公明,銅師傅所謂的原創性僅僅體現在對這些傳統形象些許細節上的打磨,鮮有獨創形象、獨特表達的彰顯。沒有足夠獨特、吸引人的潮玩形象,單純依靠同貓和老鼠、權利游戲合作,單純打造傳統人物形象,更廣大對銅制品并不感冒的消費者難免發問,到名創優品買便宜、量大、色彩鮮明的塑料擺件、毛絨玩具難道不香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