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雍正兩朝中,年羹堯無疑是一位濃墨重彩的人物。年羹堯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與悲劇色彩。他出身官宦世家,憑借自身才學與能力,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成為權傾一時的封疆大吏;又因自己的各種作死,最終從人生巔峰跌落,落得個賜自盡的悲慘結局。
年羹堯,字亮工,出生于公元 1679 年,出身于一個頗具聲望的官宦世家。祖父年仲隆于順治年間考中進士,歷官知州;他的父親年遐齡,官至湖廣巡撫,所以年家在官場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與政治資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年羹堯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僅熟讀經史子集,在詩詞文章方面頗有造詣,還對兵法謀略有著濃厚的興趣,這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康熙三十九年,年僅 21 歲的年羹堯考中進士,隨后與張廷玉等共43名新科進士進入清朝培養高級官員的重要場所翰林院,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翰林院期間,年羹堯先后擔任了庶吉士、檢討等職務,負責編修國史、撰寫詔書等工作。
隨后的幾年,年羹堯還主持過四川、廣東等地的鄉試,作為使臣出使過朝鮮,期間他從七品檢討一直升官到正三品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
康熙四十八年,對于年羹堯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他被破格提拔為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當時的四川,局勢復雜,不僅面臨著少數民族的叛亂問題,還存在著地方官員腐敗、民生凋敝等諸多弊端。
面對如此棘手的局面,年羹堯到任后,首先著手整頓吏治,撤換了一批貪污、不稱職的官員,選拔任用了一批清正廉潔、有能力的官吏。同時,他鼓勵開墾荒地,興修水利,減輕百姓的賦稅負擔,使得四川的經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與發展。在軍事方面,年羹堯加強了對軍隊的訓練與管理,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成功地平定了一些少數民族的叛亂,維護了四川地區的穩定。年羹堯在四川巡撫任上的出色表現,得到了康熙皇帝的高度贊賞,也為他日后的仕途升遷奠定了基礎。
康熙五十六年,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的支持下,發動叛亂,派兵入侵西藏,占領了拉薩,西藏局勢頓時陷入混亂。康熙皇帝聞訊后,決定派兵進藏平叛。年羹堯因在四川任職期間對當地的地理環境、軍事形勢較為熟悉,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負責為進藏大軍籌備糧草、提供后勤保障。年羹堯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他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充分調動四川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了進藏大軍的物資供應。清軍平定了西藏叛亂后,鑒于年羹堯在此次平叛中的出色表現,康熙帝升他為川陜總督。
康熙皇帝駕崩后,雍正皇帝即位。雍正元年,青海發生羅卜藏丹津叛亂,年羹堯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全權負責平叛事宜。在年羹堯的指揮下,清軍經過數月的激戰最終成功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青海地區重歸安寧。此次平叛的勝利,不僅維護了清朝的領土完整與統一,也極大地提升了雍正皇帝的威望。年羹堯因功被晉封為一等公,加太傅銜,成為了當時朝廷中最有權勢的大臣之一。
在政治上,年羹堯也備受雍正皇帝的信任與重用。他不僅在軍事方面擁有決策權,還參與朝廷的諸多重大政治事務的決策。雍正皇帝對年羹堯幾乎是言聽計從,經常與他商討國家大事,聽取他的意見和建議。
此時的年羹堯在朝廷中的地位可謂如日中天,其權勢甚至超越了許多皇室宗親。他的家人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格外恩寵,其年已八旬的父親年遐齡、兄長年希堯、次子年富等都被加官進爵,年氏家族一時榮耀無比。
然而,月滿則虧。隨著地位的不斷上升和權勢的日益膨脹,年羹堯逐漸迷失了自我,開始變得恃寵而驕、狂妄自大。他自恃功高,在朝廷中飛揚跋扈,不把其他大臣放在眼里。他還利用手中的權力受賄,同時結黨營私,在自己的轄區大量安插親信擔要職。因為年羹堯每次推薦的官員太多,吏部不得已為其專立一檔,謂之“年選”,而這觸犯了吏部尚書隆科多的利益。
另外,年羹堯還屢次請求免除川、陜各項賠補,并免除陜西虧空官員就地解職的處罰,雍正帝還特例批準了。這樣的做法引起其他地方的效法,導致掌握財政權的怡親王允祥工作開展苦難重重,年羹堯把此時雍正身邊的兩大紅人都給得罪了。
年羹堯還將皇帝對他的信任與恩寵視為理所當然,不僅沒有更加謹慎地行事,反而繼續我行我素。例如,他在進京面見皇帝時,竟然要求王公以下的官員都要到郊外跪迎,自己則高坐馬上,態度極為傲慢。在宮中,他也不遵守朝廷的禮儀規范,言行舉止十分隨意,完全沒有了臣子應有的恭敬態度。
此外,雍正暗示他要監視、陷害在軍中效力的政敵允禟,年羹堯不僅沒有認真監視,更沒有羅織陷害允禟的罪名,這也引起雍正的不滿。
隨著年羹堯的權勢不斷膨脹,雍正皇帝開始對他產生了猜忌與防范之心。 于是雍正皇帝開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削弱年羹堯的權力。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以年羹堯在賀表中把 “朝乾夕惕” 誤寫為 “夕惕朝乾” 為由,指責他 “自恃己功,顯露不敬之意”,于是雍正先是將他調任杭州將軍,隨后又貶為閑散章京,讓他看守杭州東門。
隨后,很多朝中大臣多次奏請嚴懲年羹堯,朝廷對年羹堯展開了全面的調查與審訊,最終列出了他 92 款大罪。雍正皇帝念及年羹堯以往平定青海的功勞,沒有對他進行公開處斬,而是賜他自盡。一代權臣年羹堯,就這樣結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年氏家族也因此走向了衰落。
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所作的《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詞:“眼見他起朱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就是年羹堯一生最好的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