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
總是小心翼翼地迎合他人,生怕得罪任何一個人;
在聚會中,時常主動為別人倒酒、夾菜,仿佛這樣就能贏得更多的關注;
一旦遇到有權有勢的人,便會變得格外謙卑,恨不得把自己捧到天上去;
總是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人際關系,生怕被邊緣化。
這些人,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過于在意人情世故”。
對此,作家劉震云說過一句話:
“越沒本事的人,越在意人情世故,說白了,人情世故就是底層人討好上層的手段。吹捧、維護其臉面,各取所需···”
真正有實力的人,不會把命運的韁繩交到別人手里,靠所謂的人情世故去攀附。
只有那些沒什么本事的人,才會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朋友小李,剛進公司時,一心想搞好人際關系。
部門聚餐,他總是搶著買單,哪怕自己工資不高;
領導講話,他總是第一個鼓掌,恨不得把“英明神武”寫在臉上;
同事遇到困難,他總是第一個沖上去幫忙,哪怕自己手頭還有工作。
結果呢?
升職加薪的時候,他永遠是那個被忽略的人。
后來他才明白,真正能讓你在職場上立足的,不是你有多會“來事”,而是你有多能“做事”。
越是缺實力的人,越是把“人情世故”當成救命稻草。
他們擔心別人看穿自己的無能,就會想盡辦法用“人情”來掩蓋。
老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
真正有本事的人,靠的是實力說話,而不是靠“人情世故”來討好。
反倒是那些能力不足的人,才會把“人情世故”當成萬能鑰匙,總想著靠它來走捷徑。
自以為“懂事”得很漂亮,其實只是在用廉價的“人情”來換取虛假的優越感。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某公司員工為了討好領導,每天早上都給領導買早餐,風雨無阻。
不僅如此,他還會在辦公室里幫領導打掃衛生,甚至連領導的私人事務都包攬了。
原本大家以為,這是個情商高、會做人的典范。
結果發現,這位員工的工作能力卻平平無奇,甚至經常出錯。
當時一條評論一針見血:
“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需要用‘人情世故’來彌補能力的不足。”
滿瓶不響,半瓶晃蕩。
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不用刻意去討好誰。
只有當一個人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時,才會把“人情世故”當成唯一的出路。
亦舒曾說:
“真正有價值的人,從不刻意討好什么,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底氣。”
底氣不足,才想著把“人情”做足。
然而一個人的能力,是裝不出來的。
靠“人情世故”不會讓你提升到不屬于你的層次,反而暴露骨子里的空虛和無能。
一味沉迷于“人情世故”,不會真的讓你變得更優秀。
總想著在別人面前展現自己有多“懂事”,反而會迷失自我,走不好屬于自己的路。
梁曉聲就曾坦言,年輕時他也曾熱衷于“人情世故”,總想著靠關系來獲得機會。
然而多年后,他才明白,真正能讓你成功的,是你的實力和努力。
他后來在《人世間》中寫道:
“與其把時間花在‘人情世故’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真正有實力的人,從來不需要通過討好他人來證明自己。
只有當一個人缺乏真正的能力時,才會在意人情世故,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得他人的認可。
但這樣的做法,騙得了別人,甚至騙得了自己,但永遠騙不了現實。
看清自己的真實水平,才能找到一條提升自己的道路。
周國平曾說:
“上來就要故意擺出某種姿態給你看,這種人大多沒有什么底子。”
人到中年,靠譜遠勝于“會來事”。
想要活得漂亮,靠的不是溜須拍馬,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