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分工不均引發的隱形戰爭(性別角色固化與公平感)
家務分工不均引發的隱形戰爭
老王在凌晨三點,于滾筒洗衣機里發現妻子的辭職信。
那張被漂白劑泡得發脹的 A4 紙,正和他漏洗的臭襪子攪成一團。
信的開篇赫然寫著:“本人李秀芳,即日起辭去王家首席執行官職務,停止提供保潔、廚師、育兒等無償服務......”
老王的膝蓋一軟,想起上周妻子把智能音箱的名字改成“喪偶式婚姻體驗器”。
這看似平常的一幕,卻揭開了中年人家務戰爭的序幕,而這場戰爭,往往從一雙不起眼的襪子開始。
老王和李姐的婚姻,曾被鄰里羨慕。
他主外,她主內,一切看似井然有序。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家務分工的不均,讓李姐心中的不滿悄然滋生。
老王總是在李姐忙得焦頭爛額時,沉迷于游戲,一句“等我打完這局”成了他逃避家務的慣用借口。
李姐的忍耐在一次次的失望中逐漸耗盡,終于,這場家務戰爭爆發了。
李姐的反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智能家電起義”。
當老王再次以“等我打完這局”為由推脫家務時,掃地機器人突然卡住了他的電競椅。
智能音箱適時播放起《單身情歌》,空氣凈化器噴出檸檬清潔劑,精準地朝著老王的方向噴去。
這些智能家電,仿佛在李姐的指揮下,組成了一支叛軍,向老王發起了進攻。
而廚房的智能系統更是絕,每當老王偷偷摸摸地想吃宵夜,抽油煙機就會突然以最大功率啟動,將漢堡肉餅的香氣一掃而空。
冰箱的電子屏還會彈出提示:“根據本月家務貢獻值,您已失去食物支配權。”
當老王試圖用“工資上交率”來反擊時,卻發現工資卡綁定的自動轉賬記錄,早已被李姐標注為“精神損失費分期付款”。
而李姐亮出的“家務銀行”APP,更是讓老王無地自容。
這個APP記錄著老王欠下的“情感利息”,每一次未幫忙的家務,都轉化為一筆筆未償還的債務。
在社區老年大學,家務經濟學成為了熱門課程。
趙教授用博弈論分析洗碗策略,王阿姨分享如何用破壁機噪音實施制裁。
教材是李姐提供的實戰案例,課后作業則包括“在丈夫的高爾夫球桿上纏抹布”等情景模擬。
甚至連一些老頭也偷偷來聽課,筆記記得比當年追姑娘時還認真。
轉機出現在臺風天。
老王被鎖在門外,透過氣窗看到李姐正對著空氣吵架:“砧板都不扶,還想吃三菜一湯?”他突然注意到,妻子的右肩因常年單肩抱孩子而比左肩低了三公分。
這個細節讓他心生愧疚,意識到妻子的不易。
雨停后,老王在菜市場魚攤下跪求婚。
泛著腥味的塑料袋成了戒指,殺魚刀劃破的創可貼成了婚書。
李姐舉著帶魚,哭笑不得:“這次家務協議得用鋼印蓋!”
如今,老王和李姐的雙筒洗衣機同時轉動,洗著雙方的衣物。
老王發明了“家務輪盤賭”,轉盤指針停在“擦玻璃”時,他會直播穿女裝擦窗。
李姐則給智能系統增加了寬容值,允許老王每月三次“游戲優先權”。
昨夜,我路過他們家,看見陽臺晾著一件 T 恤。
正面印著“家務已平攤”,背面小字標注:“洗碗=1 局排位賽,拖地≈半套皮膚。”
屋內傳出老王的慘叫:“老婆!掃地機器人又吞我襪子了!”
李姐的笑聲混著洗衣機的轟鳴傳來:“那是你上月欠的陪聊費!”
在婚姻這場漫長的旅程中,家務分工的公平與否,影響著夫妻關系的和諧。
或許,只有當雙方都愿意彎下腰,去理解、去分擔,才能在這場旅程中攜手共進,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