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凌晨2點54分,小滿節氣準時來報到!作為夏季第二個節氣,它帶著兩層含義登場。北方麥類作物籽粒漸飽滿,卻還沒完全熟透。
南方則是雨水漸多,江河慢慢漲起了水位。最新預報說,今兒個北方多晴天,高溫有點猛。南方呢,陰雨為主,局部地區還有暴雨下。
這就形成了北熱南濕的局面,挺有節氣特點。問題來了,小滿這天,下雨好還是晴天好?
老祖宗留下的農諺,其實早就給了答案。
“不怕小滿雨淋淋,就怕小滿一日晴”。這話啥意思?聽我慢慢給您嘮嘮清楚。
北方小麥正處于灌漿期,急需水分滋養。要是晴天多了,容易鬧干旱,影響籽粒飽滿。
籽粒不飽滿,到了收割時,產量可就受影響。
南方此時水稻開始插秧,也需要充足的雨水。雨水夠了,水稻扎根快,后期生長才更順利。
農諺“小滿有雨麥收好,稻花田里說豐年”。說的就是雨水充足,莊稼才有豐收的希望。可有人犯嘀咕了,晴天曬麥不好嗎?
為啥偏盼雨?您想啊,小麥灌漿期,光有太陽沒水可不行。就像人干活,光出汗不喝水,身體也扛不住啊。
再說南方,汛期雨水多,本就是自然規律。雨水及時,能緩解夏季的炎熱和干燥天氣。“小滿不下,黃梅雨少”,這句諺語也有講究。
小滿沒雨,可能意味著后續梅雨也會跟著少。梅雨少了,長江中下游的水稻可就缺水喝了。
還有“小滿不落雨,伏天湖干底”,更是提醒咱。小滿沒雨,伏天高溫一曬,湖泊容易干涸見底。沒了水,莊稼咋長?
牲畜飲水也會成問題。當然了,啥事兒都講究個適度,雨水也不例外。南方要是暴雨太多,容易引發洪澇,淹沒農田。
北方要是雨水突然猛增,也可能影響小麥生長。
農諺是古人經驗的總結,有參考價值但不絕對。現在氣象預報更精準,咱得結合著科學來看。
河北的老鄉都知道,這時候麥田正渴著呢!一場透雨下來,麥苗蹭蹭長,看著就歡喜。
河南的朋友也清楚,小麥灌漿期水分多重要。沒水可不行,但水太多也會讓麥苗“生病”。您說這事兒是不是挺有門道?
得好好琢磨琢磨。今年小滿,您那兒是下雨了還是晴天?對當地的莊稼來說,是利大于弊還是相反?
老輩人的農諺,在您那兒還靈驗不?
歡迎留言說說您的看法,咱一起嘮嘮家常。種地這事兒,靠天靠地也靠人,經驗科學都得用。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農事,才能穩產豐收。
不同地區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得具體分析。“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雖說有點夸張。但也提醒咱,該澆水時得澆水,別誤了農時。
如今科技發達了,灌溉設施也完善了不少。
可老天爺的脾氣,咱還是得多多留意著點。畢竟,風調雨順,是每個種地人最大的期盼。
您對小滿節氣的天氣有啥看法?歡迎討論討論。關注我們的天氣號,獲取更多農事氣象信息。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還得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