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隴原大地蜿蜒的公路上,總有一個身影與晨曦相伴。布滿老繭的手掌緊握方向盤,衣擺沾著斑駁的瀝青痕跡,胸前的黨員徽章在養護機械的轟鳴聲中熠熠生輝。他就是定西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安定公路段機械駕駛人員張偉,也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1年來,他將“養好公路、保障暢通”的誓言,鐫刻進每一道車轍、每一段路基。
2014年11月,21歲的張偉從部隊退伍, 當同齡人在城市霓虹中追逐夢想時,他選擇穿上和父輩一樣的橘色工裝,在安定區的國省干線上扎根。參加工作的第一天,父親親自送他到道班門口:“這條路,我們守了一輩子。”沒有豪言壯語,卻讓20多歲的年輕人讀懂了“傳承”二字的重量。
寒冬臘月,張偉跪在積滿雪的路肩上安裝防滑鏈;盛夏正午,他趴在滾燙的瀝青路面調試攤鋪機,汗水滴在發燙的金屬部件上騰起白煙。這些父輩經歷過的艱辛,他用青春重新丈量,讓“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公路魂在血脈中續寫。
保路潔、清路障、整路肩、清邊溝、補坑槽……張偉的成長寫滿了勤學的印記。初學壓路機時,他對著說明書研究到深夜,在筆記本上畫滿設備零件圖;為了掌握攤鋪機的攤鋪精度,他在空地上反復練習。
為解決橋梁泄水孔堵塞難題,他用廢舊鋼材焊制疏通工具;針對路面貼縫效率低的問題,他設計出帶振動壓實結構的手推車;養護現場作業安全至關重要,他升級改造的壓路機安全防護預警系統,在全省推廣應用。項項“土發明”獲國家專利,為單位節省數十萬元成本,讓他成為遠近聞名的“技改能手”,更帶動更多年輕職工成為“一專多能”手。
張偉在積石山縣柳溝鄉與隊員處治路基滑移
2023年積石山地震救援,零下15℃的深夜,張偉的挖掘機鏟斗在崩塌的山體上翻飛。碎石擊打履帶的聲響震得人發麻,他卻顧不上凍僵的手指,看著前方還未疏通的道路,早一刻打通道路,活動板房就能早一刻到達。連續15個日夜,他輪換著開挖掘機和推土機,雙手磨出的血泡粘在手套上,撕下來時連皮帶肉。
2024年隴南暴洪災害,他在齊膝深的積水中泡了13個日夜,累到靠在裝載機上就能睡著。妻子發來孩子畫的“爸爸修大路”圖畫,他看后眼眶發紅,卻依然堅守前線。搶險結束那天,他摸著新鋪的路基,發現指尖的老繭又厚了一層,而這是他最閃亮的“勛章”。
從手握鋼槍的退役軍人到駕駛養護設備的全能工匠,張偉用11年光陰,在蜿蜒國道上書寫著暢通詩篇,將平凡崗位站成巍峨路標。他修補的每一道車轍里,都沉淀著晝夜養護的心血;攤鋪的每一粒瀝青中,都凝聚著百姓出行的期盼。正如他自己所說,“養路人的榮耀,永遠在路上!”
來 源:視聽甘肅〡編輯 整理 : 掌上隴西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征稿郵箱:50169220@qq.com
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號:zhangshanglongxi
掌上隴西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
|廣告發布|便民信息|本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