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顯示,
慕尼黑的初創企業生態系統比柏林成功得多。
甚至超過了西雅圖和北京。
本周,運營聊天機器人ChatGPT 的 OpenAI 在慕尼黑開設了辦公室。這家資金雄厚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選擇在德國南部設立分支機構,引起了德國科技界的震驚,因為頂級公司通常都落戶在首都柏林。慕尼黑是 OpenAI 在歐洲繼巴黎、布魯塞爾和都柏林之后的第四個辦事處。
根據分析服務公司 Dealroom 的調查,巴伐利亞州的初創企業環境位列全球前 20 名,遠遠領先于柏林或其他德國城市。
Dealroom 收集了69 個國家/地區的 288 個城市的數據,比較了諸如籌集的風險資本金額、專利數量、公司收入增長以及大學衍生產品的數量等數十個因素,創建了三個排名:全球冠軍、增長最快的生態系統排名以及按人口密度衡量表現的城市頂級榜單。慕尼黑在兩項排名中位列前茅。
比北京和西雅圖更好
在全球最成功的科技環境榜單中,慕尼黑排名第 17 位,超過了北京、亞馬遜總部西雅圖和大都市孟買。柏林曾是德國科技生態最好的地點,然而現在僅排名第31 位。慕尼黑在“領先者密度”單項排名中甚至位居第五。這意味著居民人均創新數量特別高。在這兩個排名中,包括硅谷、紐約市和擁有精英大學的波士頓在內的灣區都位居榜首。
巴伐利亞州數字部長 Fabian Mehring(自由選民)對于這個排名充滿雄心:“我們希望成為高科技的發源地,并將巴伐利亞州發展成為歐洲未來技術中心的優質基地。” “像OpenAI和TikTok這樣的巨頭現在都首先選擇慕尼黑來尋找新的辦公地點。這無疑極大地刺激了初創企業生態系統,”
2019年底,巴伐利亞州通過了高科技議程,政府承諾投入55億歐元打造科技生態系統:推出了新的頂級研究中心,其中八個專門研究人工智能。五年前這些項目現在都開始結出果實。
在慕尼黑可以看到寶馬、西門子和英飛凌等重要公司,也是 Personio、Flix 和 Celonis 等大型科技公司的所在地。慕尼黑也一直是機器人、機器和深度科技的發源地。德國南部目前還涌現出許多現代重要的火箭公司和無人機制造商。國防工業也熱切期待慕尼黑地區的新興企業。 Isar Aerospace、Helsing 和 Quantum Systems 只是這些新創新驅動力中的一部分。
巴伐利亞熱情友善
慕尼黑除了有慕尼黑大學和工業大學,還有Frauenhof研究所。這兒的畢業生完成學業后,有的創辦自己的公司,有的會在就地在眾多科技公司中謀職。
其實首都柏林也是高校云集,而且因夜店文化和國際氛圍特別受到科技公司的青睞,然而巴伐利亞的數字部長Mehring稱, “巴伐利亞州以友好著稱:我們有拜仁慕尼黑球隊、有阿爾卑斯山和啤酒節。全世界的人都喜歡這些。”
柏林和慕尼黑的社會生態差異很大,各有特色。Mehring表示,他更傾向于建立一個共同的歐洲生態系統,而不是許多小型生態系統,這樣國內科技公司至少原則上可以與美國和亞洲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