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曜輸給石勒主要集中在兩次大型戰役,第一次戰敗是因為劉曜軍中遇到了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炸營”事件,第二次戰敗是劉曜自己作死,因為一次醉酒,劉曜不僅戰敗,而且還亡了國。
為了照顧一下對五胡十六國那段歷史不太了解的讀者,我先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以便于理解前因后果(了解的可跳過)。
西晉八王之亂結束后,匈奴人劉淵集合匈奴五部,宣布反晉,建立漢趙政權。
同一時期,從關隴地區涌入益州的流民為了生存,發動流民起義,以武力反對晉朝,到八王之亂結束時,流民起義軍首領氐族人李雄攻占益州,建立成漢政權。
五胡亂華時代由此開啟。
匈奴人劉淵手下有大將石勒、劉曜(劉淵的堂侄)、劉聰(劉淵的第四子)、王彌。
憑借這樣一個武將班底,劉淵與西晉軍隊交戰多年,雖然擴張了地盤,但始終沒能攻下西晉首都洛陽,不久后劉淵就病逝了。
劉淵死后,太子劉和登基,但劉和忌憚宗室和武將的兵權,試圖將劉曜、劉聰、石勒等人搞死,結果被反殺。
事后,劉聰登基為帝,劉聰在位期間,派石勒、劉曜、王彌等人攻滅了西晉,從此,匈奴人建立的漢趙政權掌控了北方絕大多數地盤,西晉宗室司馬睿隨后在江東宣布稱帝,以延續晉朝國祚,是為東晉。
值得注意的是,西晉首都洛陽淪陷后,其殘余力量扶持晉愍帝在長安即位,此后,劉曜主要負責進攻關中以及長安,石勒則把精力放在河北,在吞并了王彌所部后,實力大漲,并且先后滅掉了劉琨、王浚這兩股西晉抵抗力量,遂稱霸河北。
從此,石勒手握重兵以及大片地盤,在漢趙政權內部開始半獨立,而劉曜攻破長安,滅亡西晉后,關中地區就成了劉曜的地盤。
后來漢趙政權分裂成劉曜的前趙和石勒的后趙,就是以這兩片地區作為他們各自的基本盤的。
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但是很快,外戚靳準殺掉劉粲,篡奪漢趙王朝的江山,自立為漢天王。
此舉立即引起了手握重兵的劉曜和石勒的反對,兩人隨即宣布起兵討伐。
石勒所部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靳準迫于石勒的兵鋒,主動求和,但不久被部下斬殺,改立靳明為主。
這期間,劉曜的大軍也抵達了漢趙都城平陽附近,劉曜也同時派人和靳明接觸。
不久之后,靳明選擇向劉曜投降。
此舉讓石勒非常不滿,在他看來,自己打了半天,這到嘴的鴨子卻落到了劉曜手里,于是當場大怒,隨即發兵進攻靳明。
靳明戰敗后向劉曜求援,最終在劉曜的援兵接應下,靳明等人被順利接出城。
而劉曜和石勒也由此徹底決裂。
319年,由于皇帝劉粲已被靳準所殺,劉曜作為劉淵的堂侄,于是宣布登基為帝,史稱前趙。
隨后,石勒也不甘示弱,緊跟著也宣布自立為趙王,史稱后趙。
就這樣,劉淵建立的漢趙政權由此分裂成前趙和后趙,形成東西對峙的局面。
而這個時候,無論是劉曜還是石勒,都不打算和對方徹底撕破臉,因為劉曜在關中的地盤還有很多敵對勢力,后方不穩,而石勒的地盤上也存在隱患,比如東晉的祖逖北伐,就對石勒造成威脅。
他們雙方都迫切地想穩固后方,清除敵對勢力,所以并未直接撕破臉展開大戰,而是回到各自的地盤,處理后方棘手的問題。
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劉曜在關中大舉進攻各種敵對勢力,擴張地盤,而石勒則以河北為根據地,向東擴張,消滅掉了大部分敵對力量。
北方由此形成東西兩大帝國。
而他們雙方真正第一次大規模開戰,是在324年。
這一年,石勒率先發起攻勢,他派宗室將領石生出兵襲擊了前趙的新安,斬殺前趙河南太守尹平,擄掠五千戶人口。
從此,前趙和后趙開始進入頻繁的戰爭狀態,武力沖突頻頻發生。
而夾在他們中間的一些地方勢力,迫于形勢,只能選邊站,其中,北羌王盆句除選擇歸附前趙,但很快就遭到了石勒的打擊。
石勒派出將領石他大舉進攻北羌王,俘虜三千多帳落,牛羊等牲畜兩萬余頭。
劉曜收到消息后,頓時大怒,當即親率大軍進駐到渭城,并派大將劉岳追擊石他,當時石他正趕著牛羊以及俘虜的人口,行軍速度并不快,直接被劉岳追上。
雙方在黃河邊一番激戰后,后趙軍隊戰敗,主將石他陣亡,被斬殺一千五百余人,另有五千余人落入黃河淹死。
這是石勒主動發起的第一輪攻勢,但他顯然是沒占到一點便宜,還碰了一鼻子灰。
而劉曜非但成功地反擊了石勒,還獲得了意外的驚喜。
后趙西夷中郎將王騰殺并州刺史崔琨、上黨內史王晊,攜并州之地歸降劉曜。
還有石勒在這期間,派養子石聰進攻東晉在北方的司州刺史李矩、潁川太守郭默,這二人勢單力孤,抵擋不住,最終戰敗,而東晉方面沒有能力救援。
于是,二人決定歸附劉曜,并派出使者向劉曜求援。
對于石勒的主動攻勢,劉曜一方面想反擊回去,一方面也想向關東地區擴張地盤,于是派兵救援,并且要向石勒發起一次大規模的主動攻勢。
326年,劉曜調集兩路軍隊,一路以劉岳為將,率軍一萬五千人進攻屯兵洛陽的石生,一路以鎮東將軍呼延謨為將,率軍與司州、荊州的軍隊會合,出崤山、澠池,向東進軍。
大軍出發后,劉岳這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先后攻下盟津、石梁,隨即將石生包圍在金墉城。
石勒得知消息后,當即派堂侄石虎率軍4萬救援。
而此時劉岳手中僅有一萬多兵力,抵擋不住石虎的進攻,只好退守石梁,石虎隨即將石梁這個地方圍了個水泄不通,而呼延謨這一路也被石虎擊敗,呼延謨本人在激戰中陣亡。
為了解救被圍困在石梁的劉岳,劉曜親率大軍極速馳援。
石虎聞訊,當即派部將石聰率軍抵擋,結果被劉曜打得大敗。
石聰敗走后,劉曜隨即進軍到一個叫金谷的地方,打算在這里休整一夜,再進擊石虎。
誰知,當天夜里,劉曜軍中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情,直接導致劉曜所部士卒原地潰散,最終以慘敗收場。
史載,那天夜深人靜時,劉曜軍中突然“無故大驚”,士卒當場潰散,劉曜不得已只能退守到距離洛陽百里之外的繩池。
劉曜原本打算在繩池重新收攏軍隊,再進攻石虎的。
沒想到,到了繩池后,當天夜里,軍中再次“無故夜驚”,士卒再次潰散,一支強大的武裝幾乎是到了原地解散的地步。
曜次于金谷,夜無故大驚,軍中潰散,乃退如澠池。夜中又驚,士卒崩潰,遂歸長安。——《晉書》
這里說的“無故夜驚”,其實就是“炸營”。
所謂炸營,就是說軍隊出征作戰期間,士兵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這時候可能一丁點導火索就會導致士兵精神崩潰,這種崩潰情緒會迅速蔓延到全軍,進而導致整支軍隊瓦解。
而劉曜所部第一次發生“夜驚”事件時,他們駐扎在金谷,這里有個叫金谷園的廢棄莊園。
這個莊園大有來頭。
它是昔日西晉富豪、世家子弟石崇的莊園,當年八王之亂時,石崇卷入其中,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誅殺妖后賈南風后,石崇被列入到賈南風黨羽之中,遭到打擊。
而石崇有個美妾叫綠珠,長得十分美艷。
這期間,司馬倫的心腹孫秀派人去索要綠珠,明顯就是想將其霸占,石崇當然是不干的,于是和趙王司馬倫及其心腹孫秀產生了沖突。
但石崇根本斗不過大權在握的司馬倫和孫秀。
綠珠不愿屈從,亦想報答石崇為了她不惜和權貴對著干的情意,在金谷園的樓上跳樓而死,而石崇全家也沒過多久就被拉到東市處死。
崇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樓下而死。——《晉書》
所以,金谷園在當時屬于兇宅,至少在古代人的眼里,是很可怕的。
劉曜帶著軍隊在金谷休整的時候,距離綠珠跳樓、石崇全家被殺,也僅僅過去20多年而已,那地兒的傳說一直都在。
據說,劉曜麾下的士卒們,就是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下,又在金谷園這種地方駐扎休整,導致精神崩潰的。
這種崩潰情緒迅速蔓延到全軍,甚至在劉曜退守到繩池后再度發作,最終導致劉曜的軍隊自動瓦解。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猜測,史書并未明確說是因為綠珠在金谷園跳樓而死,導致后來劉曜的軍隊無故大驚。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石虎暗中派人到劉曜軍中散播了某種能導致士兵情緒崩潰的言論,瓦解了劉曜的軍隊。
這也是一猜測,具體是什么原因,史書沒說,估計連劉曜自己最后也沒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
劉曜的主力大軍內部瓦解后,只能撤兵回長安。
而被圍困在石梁的劉岳沒了援兵,很快抵擋不住,被石虎生擒,還俘虜了氐羌部族三千余人,押送回后趙都城襄國。
與此同時,石虎發兵收復了此前歸降劉曜的并州,斬殺刺史王騰,坑殺士卒1.6萬余人。
就這樣,劉曜對石勒發起的一次大規模攻勢以慘敗告終,原因是軍中夜間發生離奇的“無故大驚”事件,導致軍隊不戰自潰。
此戰之后,雙方消停了兩年時間,但這只是暫時的。
328年,石勒派大將石虎率軍4萬進攻劉曜。
而這一次,劉曜直接亡了國,原因也是讓人耳目一新,他是由于醉酒指揮作戰,導致戰敗亡國的。
當時,面對石虎來勢洶洶的進攻,劉曜調集精銳大軍迎戰,前期打了幾個漂亮仗,是占有優勢的。
史載,劉曜在高侯這個地方擊破石虎,斬殺其部將石瞻(冉閔的父親),那一日,后趙軍隊慘敗,戰場上“伏尸二百多里”,劉曜所部繳獲物資數以億計。
隨后,劉曜率軍繼續進擊,將后趙大將石生圍困于金墉城, 一時間,后趙朝野震動。
金墉城其實就是洛陽西北角的一座小城,但建造有堅固的防御工事,而且和洛陽挨在一起的,所以劉曜圍攻金墉,其實是連洛陽一起圍了。
另一邊的石勒一看形勢不妙,于是決定御駕親征,率領大軍分三路進攻劉曜。
不過,在進攻之前,石勒發表了一次對戰局的看法,從中可以發現劉曜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石勒跟謀士徐光商議軍情后認為,如果劉曜在成皋關(虎牢關)部署重兵阻擊,那是上策,如果沿著洛水構筑防線,是中策,若劉曜坐守洛陽,那必定被擒獲。
勒顧謂徐光曰:“曜盛兵成皋關,上計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陽者成擒也。”——《晉書》
事實上,劉曜在軍事部署上還真就犯了致命的錯誤。
他圍攻洛陽和金墉城,石勒必然派重兵增援,這其實就是一場典型的圍點打援戰役,可劉曜既沒有在成皋關這種險關部署重兵,也沒有在洛水構筑防線,而是一味地圍攻洛陽。
圍點打援戰役被他打成了只有圍點,沒有打援。
只圍點,不打援的后果是什么?圍點的軍隊由于長期圍攻作戰,已經是疲弊狀態,加上圍點狀態下,缺乏對包圍圈外圍實施防御,那么敵軍的援兵打來,圍點的軍隊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戰敗是大概率的事情。
而后世把這個戰法玩到極致的是李世民,幾百年后,李世民將王世充圍困于洛陽,接著親率主力大軍進駐虎牢關(成皋關),打了竇建德的援兵,最后一戰擒雙王。
果然,石勒率領大軍抵達成皋關后,發現劉曜并未在此設防,也沒有在洛水構筑防線,不禁大喜過望,隨即進軍至洛河。
到了這個時候,劉曜才反應過來,連忙集結十萬重兵于洛水西安,與石勒對峙。
誰知,在這關鍵時刻,劉曜犯下了最致命的錯誤,直接導致戰敗身亡,同時葬送了前趙江山。
劉曜這個人嗜酒如命,就在兩軍對峙期間,隨時有可能爆發決戰的重要時刻,劉曜在大營中大肆飲酒,結果醉得一塌糊涂。
這時,石勒突然發起了進攻。
面對敵軍的大規模進攻,前趙的將士都在等著皇帝給他們下達作戰命令,分配任務,可此時的劉曜,已經醉得迷迷糊糊,根本無法組織抵抗,以至于前趙軍隊群龍無首,在原地干著急。
很快,在石勒的凌厲攻勢下,劉曜所部大軍全面潰敗。
這時,醉酒狀態下的劉曜好不容易被部下弄醒,打算帶著他逃出去,結果劉曜騎上戰馬以后,根本沒力氣騎馬,直接趴在馬背上就睡了過去,然后任由戰馬奔跑。
跑出一段距離后,昏睡中的劉曜直接從戰馬上摔了下來,當時是冬季,地面很多地方結了冰,劉曜結結實實地摔在了冰面上,身體被摔出十幾處傷。
可劉曜已經醉到不省人事,傷成這樣都毫無感覺,還是繼續昏睡。
等他醒來時,才驚恐地發現,自己成了敵軍的俘虜。
我相信,在這一刻,劉曜一定是連腸子都悔青了,要是不喝酒該多好?
勒至,曜將戰,飲酒數斗,常乘赤馬無故局頓,乃乘小馬。比出,復飲酒斗余。至于西陽門,捴陣就平,勒將石堪因而乘之,師遂大潰。曜昏醉奔退,馬陷石渠,墜于冰上,被瘡十余,通中者三,為堪所執,送于勒所。——《晉書》
就這樣,劉曜被俘虜后不久,石勒將其殺掉,前趙也很快被石勒吞并,從此,后趙控制了北方絕大部分地盤,與東晉形成了短暫的南北對峙之局。
再回過頭來看劉曜的失敗。
如果說,劉曜與石勒之間的戰爭,第一次是因為倒霉到家,運氣差到極點,軍中發生了夜間“無故大驚”引發士卒潰散,最終導致慘敗的話,那第二次慘敗就純屬是他個人作死。
很難想象,劉曜好歹打了二十多年仗,怎么連圍點打援這么簡單的戰術都不用一下。
他圍攻金墉、洛陽時,石勒會派大軍增援,這是完全能預料到的事情,可他根本一丁點準備都沒有,等石勒都過了虎牢關,抵達洛水時,他才急忙在洛水西岸陳兵對敵。
這明顯就是關鍵時刻犯了低級錯誤。
最不可思議的是,大戰一觸即發時,他把自己灌醉了,簡直就是奇觀。
做到這種地步,他不戰敗亡國還真就奇怪了。
參考史料:《晉書》、《資治通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