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常說的“一日夫妻百日恩”,無疑道盡了夫妻之間的深厚情誼。
然而,我們或許并不知道,這句俗語其實還有后半句。這個后半句,不但揭示了婚姻的真諦,而且蘊藏著古人對人性的深刻思考。
那么,后半句到底什么?又為何逐漸被人們遺忘?
傳奇情緣
眾所周知,古語是中華文化的智慧結(jié)晶。
其中的每一句,無疑都凝結(jié)著古人長期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
其中,“一日夫妻百日恩”流傳至今,而關(guān)于它的起源,據(jù)說與西漢時期孝子董永的一段傳奇婚姻有關(guān)。
提到董永,我們的腦海中中想必浮現(xiàn)出《天仙配》的神話傳說。
董永雖然家境比較貧寒,但是有著醇厚的品性。
有一點需要強調(diào),董永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孝子,悉心照顧父母,從來沒有任何怨言。
就算生活十分艱難,他仍然保持著積極昂揚的生活態(tài)度。
在父親病重的時候,他日夜侍奉湯藥,一直守在榻前。
就算自己身心疲憊,也會在父親清醒之時,用溫和的話語進(jìn)行寬慰,想要以此減輕的父親的病痛。
后來,父親因病去世了。
他根本沒有錢安葬父親,毅然決定去有錢人家做家仆,以此來換錢治喪。
這種行為,不僅感動了許多百姓,還由此發(fā)生了一個打破界限的愛情故事。
原來,董永這份難得的孝心,竟然感動了天上的七仙女。
我們都知道,七仙女是玉帝的女兒。
當(dāng)時,七仙女竟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偷偷下凡。
在天庭之中,私自下凡可是重罪。
但是,她并不害怕違反天條,一心想要盡自己所能,去幫助這個年輕人。
于是,她變?yōu)榉查g的普通女子,來到了董永的家中。
當(dāng)董永見到七仙女的第一眼,對其印象非常好。
七仙女覺得董永忠厚老實,為人真誠,確實是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
于是,她決定與董永結(jié)為夫妻。
然而,董永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
他認(rèn)為家里一窮二白,不能給對方帶來幸福的生活,便連連推辭。
他對七仙女說道:“姑娘,我家徒四壁,如今更是勉強葬父,實在不愿耽誤你。”
然而,七仙女的心意已決,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
于是,她帶著董永來到了村頭的老槐樹下,想讓這棵槐樹當(dāng)“證婚人”。
那棵老槐樹屹立百年,見證了無數(shù)人間的種種“悲歡離合”。
七仙女對著這課老槐樹真誠祈愿:若您認(rèn)為我與董永有緣,便開口為我們證婚。
神奇的是,老槐樹竟然真的開口了:“祝愿你們二人百年好合。”
董永感到吃驚,便在老槐樹下與七仙女拜了天地,結(jié)為夫妻。
婚后的日子雖然清貧,卻充滿甜蜜。
董永和七仙女相互幫助,董永努力做工,七仙女忙于家務(wù),日子過得比較紅火。
然而,這樣的情況并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王母娘娘察覺了七仙女私自下凡的事。
她大發(fā)雷霆,立馬派天兵天將將七仙女帶回天庭。
分別之時,董永和七仙女非常不舍。
七仙女表明對董永的情意,永遠(yuǎn)也不會改變。董永也發(fā)誓:一定等你回來。
這段跨越天地的愛情,感動了無數(shù)人。
人們羨慕他們的深情,傳頌他們的故事,漸漸地,“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便流傳開來。
雜劇中的愛情
雖然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只是人們想象出來的神話傳說,但它寄予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夫妻相處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然而,這句古語提醒著我們,珍惜彼此之間的緣分,用真心去珍惜彼此的感情。
關(guān)于這個古語的來源,還存在著另一種說法。
這一說法,與元代戲曲大家關(guān)漢卿的著作《救風(fēng)塵》緊密相連。
在這部描述女性互助的雜劇中,趙盼兒為解救姐妹宋引章,勸說其丈夫周舍時說出 “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隨著《救風(fēng)塵》在市井間廣為傳播,“一夜”逐漸演變?yōu)椤耙蝗铡薄?/p>
另外,“百夜”也成了“百日”,這句臺詞便脫離戲劇,逐漸成為百姓口中的俗語。
然而,很多人望文生義,將“一日”單純理解為一天,“百日”真的理解為一百天,以為當(dāng)了一天夫妻就有百天的恩情。
這種偏頗的解讀,其實偏離了原意。
古語中的“日”并非是簡單的時間概念,而是暗指短暫相處。
“一日夫妻百日恩”真正的含義,是夫妻之間一旦確定婚姻關(guān)系,盡管相處的時間不算長,仍然會產(chǎn)生深厚的情感,這份情誼足以銘記終生。
在古代社會,婚姻模式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大多數(shù)夫妻婚可能沒有見過面,拜堂成親才是彼此相處的起點。
從陌生到熟悉,從相敬如賓到舉案齊眉,許多婚姻的確是從“一日”開端。
為維系婚姻穩(wěn)定,古人往往會將夫妻之情上升到道德高度。
“一日夫妻百日恩”這句話,是對婚姻責(zé)任的約束。
這個前半句告訴男性,就算夫妻相處時間并不長,也絕對不可以隨便拋棄妻子。
而俗語的后半句“百日夫妻似海深”,則是對婚姻的升華。
如果說“一日”是緣分的起點,那么“百日”則表明著夫妻間的感情無法割舍。
“模范夫妻”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這句俗語在唐太宗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的婚姻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們用三十載的時間,深刻詮釋了“恩深似海”的真諦。
他們既是恩愛的夫妻,也是彼此信任的知己。
后來,在玄武門之變前夕,長安城內(nèi)的局勢非常緊張。
但是,李世民正在前線部署兵力,長孫氏則在秦王府內(nèi)穩(wěn)定人心。
她親自召見將領(lǐng)家眷,穩(wěn)固家人的情緒。因為她堅定地認(rèn)為李世民可以安然無恙,平安歸來。
府中人見王妃如此從容,漸漸沒有了惶恐之情。
后來,李世民果然取得了勝利,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于是,長孫氏被封為皇后。
她雖然貴為皇后,但是始終保持著節(jié)儉的習(xí)慣。她所穿衣物比較樸素,嚴(yán)格規(guī)定宮中的日常用度。
有一次,太宗想為她重修皇后寢殿。
她婉言拒絕了,覺得自己身為皇后,應(yīng)當(dāng)以身作則。
除此之外,長孫皇后最令人稱贊的,是她對太宗的直言勸諫。
大臣魏征以剛直敢諫聞名,經(jīng)常當(dāng)眾頂撞太宗。
一日,太宗退朝之后,一時間對魏征的言行感到憤怒。
長孫皇后力勸李世民:“如果君主圣明,那么臣子必然敢于進(jìn)諫,魏征便是如此。”
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加重用魏征。從此,君臣齊心,共同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貞觀十年,長孫皇后終因積勞成疾,離開了人世。
李世民悲痛欲絕,親自為她撰寫碑文,并在宮中建起一座“瞭望塔”,每日登樓眺望長孫皇后的陵墓。
李世民與長孫氏,簡直可以稱為“古代模范夫妻”。
他們的婚姻超越了普通的兒女情長,是生活理念的契合,更是彼此的相識相知。
即便生死相隔,那份歷久彌新的感情,仍然在如今閃耀著絢麗奪目的光芒。
結(jié)語
“一日夫妻百日恩”道盡了夫妻感情的珍貴,后半句“百日夫妻似海深”更揭示出愛情的本質(zhì)。
這句俗語不僅是古人對婚姻關(guān)系的深刻展現(xiàn),也提醒世人要珍惜身邊的伴侶。
夫妻相處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絆絆,只有彼此真誠相待,才能產(chǎn)生深情厚誼,讓愛情在歲月中越發(fā)醇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