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調的消息在這兩天全網刷屏。隨著存款收益不斷“縮水”,還有哪些投資產品可供選擇?在“錢袋子”的打理上,我們怎樣兼顧流動性與收益性?工資到手后先做什么,才能避免成為“月光族”……
這些話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困擾很多人的必答題。
5月21日,寧波銀行上海分行貴賓理財經理朱顏做客每日經濟新聞“520財富節”,帶來了“越花越有錢”的財富密碼。她從合理規劃收支、巧妙利用儲蓄和投資工具等方面入手,分享了一系列實用技巧,幫助大家在“買買買”的同時輕松攢下小金庫。
“334法則”做好資金規劃,“無痛存錢”助力強制儲蓄
儲蓄往往是理財的前提,通過儲蓄的積少成多,不僅能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同時能實現財富穩步積累,因此很多人會培養自身強制儲蓄的習慣。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強制儲蓄即等同于喪失資金的靈活性。朱顏認為這種觀點有失偏頗,在她看來,合理的資產配置是能夠兼顧資金靈活性與長期收益的。
因此,在談到工資到手后的資金規劃時,朱顏建議可以按照“334法則”把資金分為三部分。
首先,30%的資金可以配置一些活期理財、貨幣基金或者通知存款,這部分資金重在靈活性,可作為應對生活意外的“安全網”,在需要時第一時間拿到手;
其次,30%的資金可以配置一些固收類銀行理財、債券型基金等,平均收益率在3%左右,相對前述的活期理財等收益會更高;
最后,剩下40%的資金用來夯實資產的“安全墊”,重點配置一些保本類產品,比如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
“當然這個‘334法則’的分配比例并非絕對,可以根據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使用需求適當調配。”朱顏表示。
在此基礎上,朱顏還分享了一些“無痛存錢法”,幫助大家輕松攢下小金庫。
一是基金定投,即定時定量買入某只基金。舉例來看,投資1萬元買入一只基金,若是一次性買入便只局限于一個點位,但如果每次1000元、分十次每周買入,那不同的買入點位可以連成一條“微笑曲線”,有助于平滑成本并且分散風險。
二是“十二存單法則”,比如每個月10號工資到賬了,可以拿出1000元去配置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連續存滿12個月,一年后的每個月10號便都能收到1000元的本金和利息。
三是配置儲蓄型保險,這也是一種很適合年輕人做強制儲蓄的方式。儲蓄型保險的特點在于鎖定無風險的長期收益,雖然本金可能短期內缺乏流動性,但這份長期的資金規劃能夠在未來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存款、國債、保險、理財各具特色,該怎么選?
銀行的存款以及代銷的國債、保險、理財,這些都是各大銀行網點熱門的主流產品。這些產品分別有什么特點,該如何選擇?朱顏就此一一進行了闡述。
●存款:中長期利率現“倒掛”,大額存單要靠“搶”
朱顏介紹,目前市面上的存款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不同類型產品各具特色。
一是定期存款,通常涵蓋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和五年的期限。“現在銀行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五年期存款利率反而比三年期存款利率還要低,這種利率‘倒掛’現象說明銀行預估未來利率還將繼續走低。”朱顏說道。
二是大額存單,通常20萬元起存。“一般情況下,存款提前支取是按活期來計算利息的,但是可轉讓大額存單能做到兼顧收益性和流動性。比如我們買了一份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兩年后需要用錢了,可以把剩下的一年轉出去,這樣我們還可以拿到前兩年的利息。這種大額存單的靈活性更強,但現在很多銀行都沒額度,想買的話需要去‘搶’,或者找理財經理預約。”朱顏表示。
三是通知存款,分為1天通知存款和7天通知存款,寧波銀行的通知存款當天存入當天起息,當天支取當天到賬,適合流動性需求較強的投資者。
●國債:一“債”難求屢上演,按年付息更靈活
近年來,儲蓄國債頗受個人投資者歡迎,一經上線,往往便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搶購一空,出現一“債”難求的局面。
據朱顏介紹,儲蓄國債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目前票面利率分別為1.93%、2%,按債權記錄方式分為紙質憑證和電子方式兩種。兩者的區別在于,憑證式國債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儲蓄國債(電子式)付息方式比較多樣,既有按年付息品種,也有利隨本清品種。
“如果能買到按年付息的國債,其實性價比挺高的。”朱顏解釋,目前一些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經跌破2%,且存款是到期還本付息,但五年期國債票面利率有2%,相當于買入100萬元后每年可獲得2萬元利息,收益和靈活性相較于存款都會更高一些。
●保險:拉長時間線,鎖定長期收益
存款利率持續下行,儲蓄國債最長只能買到五年期,想要鎖定長期收益,還有哪些產品可以選擇?
對此,朱顏建議可關注儲蓄型保險,作為長期資金規劃的一部分。“銀行代銷的保險中,大家接觸比較多的是增額終身壽。增額終身壽分為兩種,一是2.5%復利計息,且本金利息固定寫進合同里,能確定每一年的具體收益;二是采取分紅形式,有確定的保底收益,比如2%,再加上浮動的分紅,相對比較靈活。
朱顏表示,儲蓄型保險的期限可能會拉得比較長,適合一些想做家族財產隔離、資金傳承、有養老計劃或子女教育金規劃的群體。復利計息如同滾雪球,時間越久收益越高。這部分資金可占到總資產10%~20%,以此鎖定一個無風險利率。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不斷下降,儲蓄型保險的預定利率也在走低。“我入職銀行的時候,儲蓄型保險還有4.25%、4.0%的利率,之后一路下行,3.8%到3.5%,再到3%,現在2.5%左右。利率下行趨勢下,各類金融產品收益也會隨之下降。”朱顏說道。
●理財:封閉式產品相對穩健,活期理財可考慮新發產品
關于銀行理財產品如何選擇,朱顏從活期理財和長期限理財兩個維度分享了一些實用的小技巧。
“活期理財方面,建議大家可以去選擇一只剛成立的理財產品,因為產品成立初期,理財公司可能會有一些資源傾斜以及管理費讓利。這種短持類理財在成立初期有些能做到近7日年化收益3.5%左右的水平,相對較高,預期可以維持1~2周。不過隨著時間拉長,后期收益率可能也會慢慢有所下降,那時候可以贖回,再去選擇一只剛成立的產品,這樣就能持續享受成立初期的紅利,但是這種方式就需要投資者不停去更換產品。”朱顏表示。
她同時提到,如果上班族平時工作比較忙,顧不上去打理這些產品,那么可以適當去配置一些長期限理財,包括封閉式理財和定開式理財。
其中,封閉式理財基本采用期限匹配策略,比如一款兩年期的理財產品,其底層資產中的債券同樣也是兩年期。產品到期后,投資者可以拿到債券的票息收益,因此相對比較穩健。
定開式理財的特點在于定期開放,比如一年定開式理財到期后會有十天左右贖回期,如果不贖回,其本金和收益會自動再次買入,這樣也避免了投資者由于忘記操作而損失收益的情況。
“由于定開式理財到期后客戶是否贖回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這類理財不一定會采用期限匹配策略,底層資產中債券的買賣價差(即資本利得)也會貢獻一部分收益。在債市行情較好的情況下,這種定開式理財收益率也會比較高。”朱顏還提到,理財產品的選擇,具體還是要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資金收益性的需求。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