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間投票人定理”提出前后長達六十年的時間里,這一法則所揭露的沉默多數一直在左右著美國政體的運行邏輯..
任何一個政黨或政治家,要想獲得極大量的選票,
必須使自己的競選方案與綱領符合中間投票人的意愿。
這意味著,任何政黨或政治家,如果要贏得選舉的勝利,必須保持中庸...
這也正是美國兩黨在過去一直做的事情。一個社會成員中的中間選舉人越居于多數地位,那么整個社會就越是不可能出現極端的選擇,社會經濟生活也就越有條件理性化,而不是走向極端。
而事實上,中間選民并不一直溫和,
他們只是在過去60年里被美國政治系統馴化成了“中庸”的代名詞。
而這種馴化機制本質上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
中間選舉人仍然是系統的核心受益者。
而如果中間投票人不再沉默..
這正是60年后的今天在發生的事情。
中間選舉人正在作為極化的領銜,特朗普的基本盤選民正是這些中位數階層,即曾經的美國的“沉默多數”。當中間選舉人被系統性地掏空,而這恰恰是個結構性難題。
因為某個時間點上,沉默的人也會突然說:“這個系統對我不公平。”
于是,一場民粹主義浪潮就此開始。
民粹主義核心邏輯在經濟上的體現,
實質上是對“要最大化GDP”,還是“要最大化普通人的福祉”(就業)這一問題的回答。
一個社會究竟是選擇優化平均數結果,還是中位數結果,雖然聽上去相似,但它們本質上完全不同。
2023年,美國最富有的19個家族的財富合計增加了1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底層40%人口(1.2億人)的總財富增量。
在美國的零售總額中,最富有的前10%人口占了50%,這已經是歷史最高水平。
也就是說,當談論‘零售銷售’數據表現如何時,其實是在問‘富人過得如何’。底層一半的人,幾乎已與消費“數據”無關。
換句話說,美國收入最高的10%人群,其消費和經濟產出如今相對于整體經濟的占比,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圖:Notes250401定位美國(四):杠桿、幻覺與“紙面繁榮”
收入最高的10%人群,實質上正是全球化浪潮的真正受益者——他們普遍是全球套利的第一批食利者。而問題的根源在于——如果從這10%人群那里拿走一部分來補貼底層人群,對應每一美元所產生的邊際效應是完全不同的。
當特朗普治下的制造業回流開始發生,它所帶來的工作崗位(因全球化而轉移到海外的)(這其實也是大部分普通本土美國人真正想要的。因為真正的美國人的人生軌跡和價值觀并不是‘讀書養家,上大學,學計算機學金融’,那不是美國本土群眾社會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也不是他們家庭成長的路徑),恰恰覆蓋的是那些處于收入分布在中位數的人群。
這種中間投票人帶來的極化逆潮會持續推動就業回升(或保持穩定)..但GDP可能會下降——因為分配結構在發生變化。
這也是我們對未來可能路徑的另一個判斷理由...
圖:Notes250513失業率邏輯與信用資產
圖:Notes250509再過一遍五月會議
GDP最大化與中位數層面的最惠路徑,
是相互沖突的。
今天的共和黨不斷宣稱自己是工人階級的政黨——而這原本是民主黨的標簽。
民主黨在談‘永無止境的戰爭’,他們擔心華爾街上的億萬富翁虧錢,他們支持自由貿易、反對關稅,為10%的全球化受益者發聲——而這原本是共和黨的標簽。
美國兩大政黨已經完成了極性翻轉,而事實上,他們都在以不同方式向左靠攏,只不過路徑不同。
這背后反映的,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美國的兩黨都在意識到,某些東西已經嚴重失衡,而‘維持現狀’已不再可能。
這也是當下所見的政治分裂、特朗普政策以及市場反應的共同基礎——
現狀必須改變。
我們目前正處在一個過渡期,一個試圖推動變革的階段,而這場轉變最終會怎么落地,未來幾年會給出答案。
對市場來說意味著什么?
全文都在星球了,還有過去幾百天里已經更新進去的數百篇策略筆記,無論對研究員還是交易者應該都是寶藏級的武器庫...
文末掃碼即可加入
昨天聊了現在場內的黃金補漲交易..
前天的Notes聊到了債市的雙模態交易,即為什么在今天下手債市交易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市場隨時會在兩套敘事之間進行切換...
講到了為什么相對于賣債的反復,賣股的痛苦,做空美元是當前最清晰的交易方向...以及如何利用對沖和實需的矛盾完成時區交易套利...
周末時候還聊了如何觀察美債、美股和美元指數的聯動關系...
對Notes和Weekly Wrap完整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入下方星球,訂閱的用戶會在一年內攢齊一套54份文件構成的全年的對全球全市場全資產類別不間斷跟蹤的材料,希望可以更長期的幫助大家搭建自身的市場認知體系。(新朋友也可以查看所有歷史Notes+Wrap的留檔內容!)
跨市場資產策略星球加入鏈接:https://t.zsxq.com/NR0qH
本文所涉及一切內容僅供分享參考,接收人不因閱讀本文而被視為我方客戶,也不構成向任何人發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更不構成交易依據。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所有信息及觀點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者應依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審慎評估、獨立決策并自行承擔全部責任。任何情況下,我方均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相關數據可能存在滯后或誤差,我方不對信息的完整性及準確性承擔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