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葛洪中醫藥文化節在博羅縣羅浮山開幕,活動旨在提高中醫藥健康發展水平,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活動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等單位主辦。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衛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員會、惠州市羅浮山中醫科學發展基金會、羅浮山泰學學校、璞光鶥鵲中醫藥大模型承辦。
活動匯聚了多位中醫藥行業專家學者、中醫藥非遺傳承人、知名醫藥投資基金、龍頭醫藥企業負責人等齊聚羅浮山,圍繞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探討中醫藥在關鍵技術突破、產業生態構建及跨境協同創新維度,希望建立一個多維互動、深度融合的中醫藥文化科技交流合作平臺。
泰安市中醫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郗洪濱認為,葛洪精神的核心在于以濟世情懷為根基,以實證批判為方法,以融合創新為路徑,在亂世中架起傳統與變革的橋梁。郗洪濱表示,屠呦呦研究團隊基于其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漬,絞取汁服”治瘧疾的啟發,通過現代科技成功提純青蒿素,使全球瘧疾死亡率大幅下降,挽救眾多生命。青蒿素的發現,正是葛洪精神與現代科學結合的典范,它證明了傳統智慧在面對現代健康挑戰時仍具深遠影響。
惠州自古就是我國沉香主產地之一。晉代,葛洪在其醫學著作《肘后備急方》里記錄了許多關于沉香的名方。惠州市沉香種植面積達1.4萬畝,其中博羅縣羅浮山周邊占63%,年產生木香材1.2萬噸,擁有42家深加工企業,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和企業集群。
據介紹,該產業提供超過數百種產品,包括開發出沉香茶、精油、納米眼貼等12類產品等,豐富的產品種類支撐起其數十億元的產值。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張清仲建議,博羅可構建一個從“香料種植-精油提取-康養應用”的全鏈條體系,通過數字化改造和科技特派員制度,提升種植效率和產品品質。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負責人、開展惠州中醫蜂療第一人陳文濱介紹,惠州“自然蜂療”傳承歷史悠久,從葛洪時代至今,經過無數傳承人的努力,將古法蜂療與本地蜂種、藥材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惠州蜂療技藝。這些技藝在惠州地區代代相傳,成為惠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代表。
國家級非遺羅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廖志鐘稱,羅浮山百草油是以葛洪道醫思想為源頭,以嶺南醫藥學為支撐,以中醫藥理論為基礎的產品。羅浮山百草油的傳承與發展見證和承載了嶺南醫藥的發展。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