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各類黃金珠寶商家逐漸閑了下來,而位于商圈中心的深圳市羅湖區水貝夜校卻人氣正旺。
二樓的大教室里,一堂名為《趣味AI》的公益課正火熱開講。201教室不大,但課程卻很專業——《AI賦能短視頻系列之AI腳本及圖片生成》。202教室里的手工編繩課則顯得溫馨多了,幾位女士有的還帶著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饒有興趣地編織著手上的彩繩。
“其實我也是今年初剛從這個夜校畢業,拿到了編繩技師的初級證書。”授課老師謝荃說。作為一名照顧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她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后來偶然聽說水貝夜校開設了編繩課程,便欣然報名。
“我屬于學得比較快的,現在已經能夠自己接單了。利用帶娃之余的時間做編繩,每個月多收入好幾千元,家里人高興,我也很有成就感呢。”謝荃興奮地告訴記者,“等我拿到二級甚至更高級別的證書,每月就能收入上萬元哦。”
說話間,剛剛下班的許欣怡也匆匆趕到夜校。“00后”的她去年大學畢業,一直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今年4月,聽說水貝夜校有一期‘珠寶直播新星培育計劃’,我認真上完了所有課程,掌握了電商直播的中控操作、后臺運營等全套流程,后來順利入行。”許欣怡高興地說。
“小驛站”成了“加油站”,撬動“大民生”,廣東省高度重視基層就業載體建設。自2024年8月以來,水貝就業驛站累計開展培訓216場次,服務群眾5627人次,10人獲高級工以上技能證書,297人實現就業創業。
“沒想到,收納師這份新職業,讓我的生活有了新起色!”“95后”河源收納師謝文珍向記者講起這一年來的變化,話語里的自豪勁兒充滿了感染力。原來,自從小孩上了幼兒園,謝文珍便出來工作補貼家用,但學歷低、沒有技能,她只能在便利店做收銀員。
“看到人社局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河源市鯤鵬職業培訓學校家政技能培訓班的信息,咱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報了名。沒想到,班里有一半都是和我有著同樣想法的年輕人。”謝文珍說,經過系統培訓與考核,她留在鯤鵬職業培訓學校家政部,成為一名收納師。“現在收納的市場可火爆著嘞!”謝文珍給記者算起了如今的收入,“每天都能接一到兩單,客戶都要提前預約咱。每個月能有7000元左右的收入。”
近日,深圳技師學院李詩琳、朱薪如兩位同學與深圳理工大學簽訂了就業協議,未來將在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工作。2024年12月,李詩琳、朱薪如來到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實習,從事結合計算結構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的技術工作。經過近半年的實習,兩人都獲得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最終實現實習轉留用。
兩個技師學院的學生何以入職理工大學從事高端技術工作?原來,這得益于學校近年來探索實施的“崗位+培養”產教雙融模式。
“我們根據深圳‘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訂單班’‘微專業’等培養新模式,與華為、華大基因等龍頭企業合作,共同組建技能生態鏈,建設產業學院,為產業培養輸送高技能人才,畢業生頗受用人單位歡迎。”深圳技師學院黨委書記羅德超告訴記者,學校2024屆畢業生初次就業平均起薪、就業滿意度、畢業去向落實率均高于同期廣東省高職院校、全國高職院校。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作為經濟大省、就業大省,廣東認識到,增強勞動者技能是促進高質量就業的保證。近年來,廣東省在堅持突出就業優先、大力實施“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的同時,努力促進技能就業。在“產業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原則的指引下,廣東省瞄準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170條產教評技能生態鏈,吸引華為、騰訊、比亞迪、希音等制造業企業成為鏈主企業,為產業鏈建立起招生、培訓、評價與就業一體的技能人才供應鏈。
(記者 嚴圣禾 黨文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