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有點成績、有點底氣、有點錢,說實話,最難控制的就是嘴。炫耀、顯擺、把話說大,是很多人的通病。
但真厲害的人,往往不是高調炫技的那種,而是悄悄發光,悶聲不響地走在路上的那種。
尤其在三件事上,能做到閉嘴、不張揚的人,是真的有實力。不是演的,也不是裝的,是心里有數,手里有貨。
那這三件事是哪三件?
第一件事:有錢不炫富
你有沒有遇到一種人,開個三四十萬的車,穿著也挺樸素,聊天也不講股票、基金,也不聊房價漲了多少。
你以為他混得一般,結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居然早在北京有三套房,外加一個寫字樓,每個月靠租金吃飯。
而且你越跟他熟,越發現他管錢有一套,對數字很敏感,話不多,但都在點上。
心理學里有個詞,叫“高自我效能感”。就是說,一個人內心非常清楚自己能做到什么事,所以不需要靠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
這種人有錢,但不炫。
他們懂得:真正有錢的人,是把財富當工具,不是當標簽。
李嘉誠年輕時在香港做塑料花生意,生意剛有起色的時候,很多同行都開好車、換名表、擺排場。
李嘉誠沒動。他穿著舊西裝,戴著舊手表,開著老款車,辦公室簡陋得像雜物間。
有人問他:“你不怕別人瞧不起你?”他說:“我只怕我的現金流斷了,別的都不怕。”
幾十年后,那些當年顯擺的人早就不見了,李嘉誠還坐在頂層,默默把地段一塊塊買下。
所以你看,一個人越喜歡炫耀自己有錢,往往不是真的有錢。
第二件事:有才還不炫技
很多人一有點能力就忍不住顯擺,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英語流利、會寫代碼、懂哲學、能做項目。
但你看真正有料的人,往往不太說。
你隨便跟他說個事,他輕描淡寫地說:“這個我懂一點。”其實人家寫的論文早被頂級大學引用過十幾次了。
這種人,屬于是人狠話不多,出手即王炸。
記得之前公司里有一個程序員,平時在群里很安靜,從不參與什么技術大討論。
但項目一到他手里,就像被修仙大佬點了穴位,干凈利落地解決,沒人能挑出毛病。
公司里一開始根本沒人認識他,后來才慢慢知道,后臺很多關鍵代碼,都是他默默重構的。
為什么有才還低調的人很厲害?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達克效應”——能力不足的人往往自信爆棚,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覺得自己不夠好。
魯迅也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擴展開來說,真正的能人,是敢于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也敢于靜悄悄地成為別人仰望的存在。
第三件事:受委屈不急著辯解
一個人最本能的反應,是誰說我不好我就馬上反擊。
尤其在職場,誰說你拖進度、態度差、沒貢獻,你可能立馬要回懟:“我干了那么多,你沒看到?”
但你會發現,那些真正有深度、有格局、有能力的人,反而在受委屈的時候不怎么辯解,他們懂得:“沒必要在錯誤的時間,向錯誤的人解釋。”
古人講:“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這話聽著老氣,但是真的有道理。因為你越急著解釋,越顯得心虛。而你一旦沉得住氣,時間自然會幫你還清白。
這里的低調不是軟弱,是有底氣。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成熟的人,會把注意力放在目標和價值上,而不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一個人越成熟,就越能管住情緒,不靠解釋、不靠爭吵、不靠刷存在感,而是靠行動說話。
他們懂得:說得再好,也不如做得漂亮。
真正的強者,往往無聲無息
回頭看這三件事——有錢不炫富,有才不炫技,受委屈不急著解釋,這背后對應的,其實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掌控力。
這是一種內力型的成長,就像武俠小說里的掃地僧,表面是個老實人,其實打起架來,分分鐘收拾全場。
所以,那些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深藏不露。
他們在不聲不響中慢慢變強,在你沒注意的時候,已經把局布好了。
而那些天天喇叭開著、朋友圈刷屏、嘴巴不歇的人,也許只能用熱鬧來掩蓋內心的空洞。
如果你身邊有那種——話不多但做事穩、有實力卻從不高調、受了委屈還能一笑而過的人,別輕易得罪他。
他可能就是你這一生遇到的最可怕的對手,或者最靠譜的朋友。
-The End - 作者-李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請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