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025年5月11日,白銀市居民齊某在工地干活時,手機收到一條貸款信息,齊某覺得額度比較高就點擊該鏈接下載名為“某某貸”的APP,注冊登錄并綁定銀行卡和身份證后,點擊提現卻無法提出,于是詢問客服,客服指引齊某又下載一款名為“某信”的APP并稱有專業的經理指導。下載該平臺后經理稱銀行卡號輸入錯誤,需繳納34999元保證金才可提現,齊某遂將錢轉入其發送的銀行賬戶中,但系統提示依舊凍結無法提現,對方稱還需繳納49999元的解凍金,當齊某再次將錢轉入對方指定賬戶后發現貸款依舊不能到賬,意識到自己被騙,遂到公安機關報案,共計被騙84998元。
防范提示:金融類APP在手機應用市場的上架審核十分嚴格,需要提供相關資質證明。由于虛假APP無法在正規應用市場上架,詐騙分子只能以發送網址鏈接或二維碼等方式讓被害人下載虛假貸款APP。辦理貸款、信用卡請到正規金融機構咨詢辦理,請勿盲目在網上貸款,正規貸款平臺不會以“解凍金、認證金、保證金、做銀行流水或者資質審核”為由先行收取費用!
案例二
2025年5月7日,白銀市居民李某收到一陌生短信,稱李某去年報名學習的周易可以申請退費,李某覺得沒學到什么東西就點擊短信內的退費鏈接,下載了名為“某商聯辦”的APP,注冊登錄后,客服主動聯系稱退費將通過投資的形式進行。李某按對方的指示在平臺購買價值500元的理財產品,于是平臺賬戶余額上漲到650元,成功提現后李某深信不疑。再次購買5000元理財后,對方稱操作失誤數據損壞,需支付65960元的修復費用,修復完成后會將所有錢一并退回。李某完成第一次修復后,對方稱修復第二次即可成功,李某再次轉入98200元后仍沒有退還,對方以相同說法要求繼續轉賬,李某意識到自己被騙,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共計被騙169000元。
防范提示:目前以退費形式的電信網絡詐騙主要包括學生網課退費、成人網課退費、考公機構退費、投資理財產品退費等,正規退費流程一般都是以原路返回的形式返還當事人的繳費賬號,凡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購買股票、購買理財產品的都是詐騙。接到自稱主動退費的電話時,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
每周警情:2025年5月12日至18日,全市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2起,冒充客服類詐騙8起,網絡交友類詐騙5起,刷單返利類詐騙5起,貸款辦卡類詐騙2起,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1起,虛假購物類詐騙1起。
警方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轉賬匯款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辨識,不輕信、不貪心、重核實。如被騙,請及時撥打110或96110反詐專線報警。
★來源:白銀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