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綜合報道,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一場長達2小時5分鐘的通話。克里姆林宮稱,兩位領導人“幾乎不想結束對話”,話題聚焦俄烏沖突的和平路徑與雙邊關系。
通話的核心議題是俄烏沖突的停火安排。特朗普提出一項“能源基礎設施停火30天”的倡議,要求俄烏雙方暫停對彼此電網、油庫等關鍵設施的襲擊。普京對此“積極響應”,并迅速向俄軍下達指令。這一舉措被視為沖突降溫的初步嘗試。
普京資料圖
此外,雙方同意就黑海航運安全展開技術談判。俄方對特朗普的提議給予“建設性回應”,但具體細節尚未敲定。白宮聲明稱,相關談判將從中東地區啟動,目標是推動“全面停火與永久和平”。
另一項突破是戰俘交換。普京宣布,俄烏將于次日以“175對175”的比例互換戰俘,并額外移交23名重傷的烏軍士兵。此舉被俄方稱為“善意姿態”,但烏總統澤連斯基質疑其誠意,強調“停火必須可核查”。
盡管表面釋放緩和信號,俄方在通話中明確劃定了紅線。普京要求烏克蘭停止“強制動員”和軍隊重新武裝,并強調“徹底切斷外國軍事援助”是停火的前提。俄方指責基輔政權“多次違反協議”,甚至提及烏軍在庫爾斯克州“對平民實施恐怖襲擊”。
更深層的訴求直指地緣安全。普京重申,任何和平方案必須“消除危機根源”,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禁止外國維和部隊駐烏,以及承認俄對當前占領領土的控制權。盡管特朗普暗示“烏克蘭或需放棄部分領土”,但雙方通話未直接觸及克里米亞及烏東四州的歸屬問題。
普京資料圖
特朗普將此次通話定義為“富有成效”,并透露俄方希望在沖突結束后與美國展開大規模經貿合作。他稱俄羅斯的貿易潛力“無限”,烏克蘭重建也能從中受益。這種以經濟利益驅動外交的立場,與其前任拜登的“堅定援烏”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然而,歐洲盟友對美俄“私相授受”深感不安。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停火必須“可核查、可評估”,德國總理朔爾茨則警告“沒有烏克蘭參與的談判毫無意義”。歐盟同日宣布對俄第17輪制裁,但美國未跟進,進一步加劇跨大西洋分歧。
烏方態度矛盾。澤連斯基稱已準備好“采取必要停火措施”,但要求俄方“先展示誠意”,并堅決反對領土讓步。他透露,俄方擬向烏提交一份停火備忘錄草案,但內容尚未公開。烏外長瑟比加明確表態:“任何損害主權或限制軍事聯盟選擇的協議均不可接受”。
戰場形勢加劇了基輔的被動。俄國防部稱,烏軍近日對別爾哥羅德州發動5次襲擊,均被擊退,損失至少60人及多輛裝甲車。俄方指責此舉“破壞特朗普的和平倡議”,而烏方則稱俄軍持續轟炸哈爾科夫等地,試圖在談判前擴大優勢。
普京資料圖
盡管美俄推動談判,核心分歧仍難彌合。俄學者梅洛揚指出,莫斯科不會接受全面停火,除非烏方滿足其安全訴求;而烏方堅持“恢復2014年前邊界”的立場,被特朗普稱為“不現實”。
軍事動態同樣暗流涌動。俄軍被曝正籌備“夏季攻勢”,烏東前線集結大量兵力。分析認為,普京雖在通話中“給足特朗普面子”,但俄方底線明確:以戰場優勢換取談判籌碼。
這場馬拉松式通話勾勒出俄烏沖突的復雜圖譜:美俄各取所需,歐洲擔憂被邊緣化,烏克蘭在生存與主權間掙扎。停火或許能按下戰爭的暫停鍵,但真正的和平仍需要各方在利益與原則之間找到脆弱的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