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特朗普通話結束后,普京突然離開莫斯科,親赴庫爾斯克地區視察,用實際行動向俄羅斯內外展現戰斗到底的決心。
【普京突然離開莫斯科,親赴庫爾斯克地區視察】
從俄官方透露的信息看,普京此次視察的主要地點是庫爾斯克州的庫爾恰托夫市與庫爾斯克二號核電站。這兩地距離俄烏邊境都只有幾十公里,距離烏克蘭北部蘇梅州的俄烏軍隊交火線不到一百公里。
因此,此次視察庫爾斯克地區,可能是自俄烏開戰以來,普京本人最接近俄烏兩軍交火線的一次。
俄羅斯總統安全部門不可能允許普京更進一步,前往現在仍在烏軍炮兵打擊范圍內的蘇賈等地視察。
且就算在庫爾恰托夫市,普京也不是絕對安全,一旦其行蹤暴露,烏軍有可能派出自殺式無人機,嘗試進行斬首行動,讓俄羅斯陷入內亂中。
【普京此次視察的位置距離俄烏交火線不到100公里】
在這種人身安全仍舊面臨威脅的情況下,普京仍舊較為高調地前往庫爾斯克視察,有幾個原因。
首先,在烏軍發起的一系列邊境突襲作戰之中,庫爾斯克戰役規模最大,對當地經濟民生的破壞也最為嚴重。
作為總統的普京需要過來看一下當地的具體情況,了解一下地方政府和民眾在恢復正常秩序,重建家園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并及時作出部署。
在得知部分地區仍舊存在遺留的地雷時,普京就明確要求俄軍等部門增派排雷力量,讓民眾能夠更快返回自己的家園。
【普京沒有前往蘇賈等曾被烏軍攻占的地區】
除了增派掃雷力量,普京還下達了維持對受影響居民補貼,由政府提供資金修繕房屋,在庫爾斯克建立經濟特區,向在戰爭期間表現出色的市長頒發國家獎項等命令。
其次,“庫爾斯克”四個字在俄羅斯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二戰期間的庫爾斯克戰役,被認為是二戰蘇德戰場最后的一個轉折點,自庫爾斯克戰役后,德軍徹底喪失了戰略主動權,蘇聯紅軍徹底轉守為攻。
在新的庫爾斯克戰役結束,俄軍守住這片國土,同時在戰場上消耗烏軍大量有生力量后,普京親自前往視察,應該是想要借庫爾斯克本身的歷史象征意義,將當前沖突與二戰勝利精神相捆綁,強化對內的“勝利敘事”,提振俄羅斯民眾的士氣,確保戰爭的繼續進行。
最后,在前往庫爾斯克視察前,普京與特朗普通了一次電話,俄烏兩國也在伊斯坦布爾進行了一次面對面會晤。
【庫爾斯克在俄羅斯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
但這兩個圍繞俄烏和談問題的溝通,都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俄烏仍舊在和談底線問題上差距較大。
普京需要通過視察庫爾斯克,來向美烏等方明確自身的態度。
在一些俄羅斯志愿組織向普京報告,烏軍在庫爾斯克地區破壞二戰紀念碑的時候,普京就順勢作出了“他們是具有新納粹主義意識形態的人”這一評價。
算是以另一種方式,明確了俄羅斯還沒有完成“去納粹化”這一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暗示只要這一目標無法實現,俄羅斯就不會接受和談。
部分俄羅斯官員也在配合普京,以便為俄羅斯后續在談判桌上提出一些條件。
【庫爾斯克州代理州長欣施泰因向普京報告情況】
庫爾斯克州代理州長欣施泰因就向普京報告,俄烏兩軍的交戰線距離俄羅斯邊境只有25到30公里,烏克蘭軍隊仍舊在炮擊庫爾斯克邊境地區,當地局勢仍舊非常危險。
欣施泰因的報告將讓普京有理由提出在烏克蘭蘇梅州等地設置緩沖區,以消除烏軍對庫爾斯克威脅等要求。
在此前的俄烏會談之中,普京的心腹、總統助理梅金斯基就代表俄羅斯政府,向烏方提出了,烏克蘭完全放棄克里米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5個地區的主權聲索,烏軍從烏東部四州撤軍的要求。
俄方當時還威脅稱,如果烏方不接受這一條件,在下次談判的時候,俄方將會對蘇梅州、哈爾科夫州提出要求。
這也是俄方的一種談判思路,即在談判中不斷加碼,迫使對方接受之前的要求。普京現在去一趟庫爾斯克,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施壓效果。
【俄烏在土耳其舉行了一次會晤】
整體上看,普京此次高調視察庫爾斯克,既是俄烏沖突膠著期的關鍵戰略動作,也是俄方對內凝聚民心、對外強化立場的綜合體現。
然而,在烏克蘭方面仍舊沒有完全耗盡作戰能力,歐洲正在層層加碼對俄制裁,特朗普政府搖擺不定的情況下,普京不可能只是通過一次視察,就迫使烏克蘭立刻改變立場,在后續的談判中作出讓步。
況且,美歐雖在對援烏問題上有著分歧,但西方的對俄制裁網絡已經成型,且在不斷收緊之中,俄羅斯經濟韌性仍在面臨考驗。
若俄羅斯無法更快在軍事上取得壓倒性突破,或在外交上撬動西方陣營裂痕,俄羅斯或將面新的僵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