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下特朗普的電話后,普京立刻就坐上專機,抵達了距離俄烏前線僅有25公里的庫爾斯克州。
在抵達庫爾斯克州之后,普京的行程安排主要是同當地州長及志愿組織代表會面,同時參觀一下正在建設的二號核電站。
(普京到訪庫爾斯克州)
于普京而言,此次出行從本質上看無異于一場政治豪賭。
盡管俄方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行程是在24小時內才公布的,但仍面臨烏軍無人機突襲的風險,借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姿態,普京可成功地塑造一種領導人與前線同在的形象,一方面提振了軍隊的士氣,另一方面還能鞏固國內的支持。
此外,庫爾斯克過去曾是俄烏沖突中,第一個被烏方攻入的本土領土,當下普京首次到訪,也意在宣示俄羅斯對領土的絕對控制,進一步在國際社會上強化俄方軍事優勢的形象。
然而,也正是這次到訪,普京說出了一句話,讓全世界看清了,俄羅斯的野心似乎遠遠不止烏東。
在普京抵達庫爾斯克視察時,其和當地市鎮的負責人發生了一段有趣的對話。
當時,格盧什科夫斯基區區長帕維爾·佐洛塔列夫在回應普京有關烏軍應撤離俄邊境多遠的問題時,徑直提出“蘇梅州應成為俄羅斯領土”這一觀點。
普京聽后并未否認,而是笑著調侃道:“這就是為什么亞歷山大?葉夫謝維奇被選為庫爾斯克地區代理州長的原因,他也想要更多。”
普京的這番言語,既暗含了對葉夫謝維奇執政風格的認可,又以隱晦的方式對佐洛塔列夫的領土提議表達了肯定。
(普京同當地官員會面)
對于俄方來說,若能拿下蘇梅,確實對其有不少好處。
在戰略層面,首先是可以切斷烏軍東西聯動。蘇梅州位于烏克蘭的東北部,和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州是接壤的,同時也是連接烏克蘭中部和東部的重要交通樞紐,一旦控制蘇梅,便可切斷烏軍從基輔向頓巴斯地區輸送補給的R200公路,讓烏軍陷入“東西割裂”的困境。
其次,是可以直接威脅哈爾科夫和基輔。蘇梅距離哈爾科夫也僅有150公里,距離基輔則為300公里。若俄軍能完全控制蘇梅,可沿著公路網南下直取哈爾科夫,或西進威脅基輔,從而對烏克蘭形成“鉗形攻勢”。
最后還能呼應德涅斯特河沿岸。在控制蘇梅后,俄方將能與德涅斯特河沿岸的親俄勢力聯動,形成對烏克蘭的“環形包圍”,壓縮其戰略縱深。
再從經濟和資源層面來看,庫爾斯克州擁有全球最大鐵礦儲藏量,超300億噸,而蘇梅州是庫爾斯克鐵礦向歐洲出口的關鍵中轉站。控制蘇梅可保障俄羅斯軍工產業鏈穩定,并削弱烏克蘭的工業基礎。美國曾要求烏克蘭以礦產抵債,其中就包括蘇梅州的稀有金屬資源,普京的這一領土主張,或意在提前搶占資源分配權,對沖美烏合作。
俄軍此前已在烏東四州的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但庫爾斯克-蘇梅方向的戰事升級表明,俄羅斯的目標不僅限于鞏固現有占領區,而是試圖通過多點施壓迫使烏克蘭陷入全面被動。其中最典型的動作就是,俄軍使用FAB-3000巨型炸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摧毀蘇梅防線,展現出其軍事重心正向烏克蘭北部轉移。
除此之外,普京還多次強調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歷史同一性”,例如稱基輔為“俄羅斯城市之母”,并將烏克蘭的“西方化”視為是對俄文明的背叛。蘇梅州作為古羅斯文化圈的一部分,被納入這種敘事后,其領土主張其實更容易獲得國內民族主義支持,并為俄羅斯的后續擴張提供“合法性”依據。
(俄方野心還在于拿下蘇梅)
再結合國際局勢來看,在和特朗普通話之后就突訪庫爾斯克州,普京也是在刻意制造“談判桌上強硬,戰場上更強勢”的雙重信號。特朗普在通話中反復強調 “和平方案”,試圖以美國的影響力促成俄烏停火,但字里行間的施壓意味,讓這場對話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籌碼交換游戲。而普京的選擇,無疑是對這種施壓最直接的回應——用實際行動證明,俄羅斯的戰略決策從不會被外部聲音輕易左右。
一方面,通過視察向美方傳遞“俄羅斯掌控局勢”的信心;另一方面,借地方官員之口提出“蘇梅應屬俄羅斯”,既避免了直接表態可能引發的外交風波,又為未來談判預留了巨大的騰挪空間。如此一來,當雙方再次坐到談判桌前時,俄羅斯手中便多了一張分量十足的底牌。
這種“進攻性防御”的策略,與俄方近期在和談中要求烏克蘭放棄更多領土的立場形成了呼應。而普京此次庫爾斯克之行,無疑是對談判立場的強化與補充。
總之,普京此次庫爾斯克之行,絕非一次簡單的視察活動,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行動。它既是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施壓的有力回應,也是為俄羅斯在俄烏沖突后續談判中爭取主動的關鍵布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