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填報,有沒有錯過悔三年的事?當然會有!其中最刻骨銘心的,或許就是:明明很多學校的指標生錄不滿,你卻與它失之交臂。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條合法合規、光明正大“撿漏”上高中的途徑:指標生。
為什么說它是合法合規、光明正大的途徑呢?因為這本來就是國家要求的,為了“照顧”薄弱學校學生而開設的一條綠色通道。
簡單來說,就是深圳一共四五百所初中學校,肯定有一大批初中學校,就是他們最優秀的孩子,也上不了四大或八大。為了促進這些學校更好地發展,也提升基礎教育的均衡水平,就強制要求那些優質的公辦高中把招生計劃分出一部分來,分配到各個初中學校去,簡稱“指標到校”。那么,只要各個學校的學生符合一定要求,就有更大的機會,以更低的標準上名校。
說到這里,大家就比較清楚了,對于具體某一個學生來說,他能否撿漏,通過指標生計劃考取自己心儀的高中,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高中分配到某初中的指標生人數;
?高中的指標生錄取標準;
?本校(或本區)學生填報某高中指標生的情況。
首先我們來說指標生人數。按照規定,高中學校指標生分配比例占該校招生計劃的50%,也就是說,各學校會拿出一半的招生計劃作為指標生。大家一定要仔細研讀,在深圳市教育局公布的2025年全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計劃中,就有一個《2025年公辦普通高中指標生招生計劃表》,里面列明所有高中的指標生招生計劃。
但有了這個還不夠,家長們還需要進一步了解,某所高中在某所初中投放的指標生數量是多少。官方是有一個計算公式的:
一般家長也計算不出具體人數,但可以在即將下發的《考生報考指導手冊》中查閱到各高中學校招收指標生的具體名額以及具體分配情況。
弄清楚初中可以分配到的高中指標生數量,接下來最關鍵的,當然就是指標生錄取的標準以及填報的策略了。
首先說標準,早些年比較簡單,就是以上一年某高中錄取分數線下20分,作為其指標生錄取控制線。打個比方,A高中在B初中有1個指標生名額,B初中有1名學生填報了A高中的指標生。那么,如果該學生中考成績比A高中去年分數線下20分還高,那就可以被錄取,如果連線下20分都達不到,那這個指標名額就用不了,作廢。
但這幾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有些高中錄取分數線漲跌比較大,用一年的分數來定下一年的指標生分數線不太科學,另外新辦學校上一年也沒有分數線。經過各種優化調整,今年的指標生錄取控制線是這么設置的:
?2022年及以前開辦的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或ACD類指標生2025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該學校前三年(2022、2023及2024年)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3年開辦的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指標生2025年的錄取控制線分別為:2022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與2023年、2024年該學校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4年新建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分別為:前兩年(2022及2023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與2024年該學校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分數線的平均值下降20分。
?2025年新建公辦普高,其AC類、D類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分別為:前三年(2022、2023及2024年)全市新建公辦普高相應招生類別第一批錄取最低分數線平均值下降20分。
家長們也不用著急,各高中學校具體的指標生錄取控制線,同樣可以在《考生報考指導手冊》中查閱得到。
最后再來說一說填報策略。
首先還是要再次強調,指標生很重要,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如何重視并更科學地填報呢?這里面也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初中學校里中下游的孩子,一定要多關注那些沒那么熱門,但在本校有投放指標生名額,同時又是自己心儀的高中。根據過往經驗,很多公辦普高的校長曾“吐槽”,他們學校的指標生招不滿!與此同時,又有很多學生因為志愿填報不科學,而與公辦普高失之交臂。其實,只要這些學生填報好跟自己匹配的指標生志愿,是可以大大提升上公辦普高幾率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針對頭部學生來說,高中名校在某所初中投放的指標生畢竟有限,如果學生能夠“錯位競爭”,成功幾率也會高很多。舉個例子,假設四大高中在某初中各投放1個指標生名額。如果該校前四名的學生都扎堆報A高中指標生,那么勢必會有3個人無緣A高中指標(每個學生只能填報一所學校的指標生),但如果4個人分別填4所學校的指標生,是不是妥妥都能上?
說到填報策略,還不得不說錄取順序。深圳中考錄取,是按照自主招生批、指標生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順序開展的。一旦夠著了上一批的標準,就會被錄取,即便你想去下一個批次,而且分數也夠,對不起,那是不可以的。所以就有人建議,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成績以及意愿來合理填報志愿。填在最前面的那個學校,一定是你最想去的,沖一沖可能夠得著的學校。填太低了,出現高分低錄,自己會后悔錯失更高段位的學校;填太高了,分數遠遠達不到,相當于浪費了志愿名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