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在日本同美國連續兩輪貿易談判未能達成共識之后,《日經亞洲評論》17日報道稱,日本負責談判的官員已釋放出調整策略的信號:從一開始希望美方徹底取消關稅轉向可以接受美方降低關稅。《日經亞洲評論》還稱,日美兩國政府計劃在本周于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G7)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后,舉行第三輪日美關稅談判。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將再次訪問美國。日本方面正準備談判底牌。
特朗普(資料圖)
據報道,日方的談判基本立場是要求美方全面取消所有新增關稅,包括對進口汽車、鋼鋁產品征收的25%關稅,以及對其他日本商品征收的24%所謂“對等關稅”(其中10%為美方4月新設定的基準稅率,未獲暫停實施)。為此,日方在談判中能提出的最有力的籌碼,將是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采購、擴大美國汽車的市場準入和投資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管道項目。但石破茂12日在眾議院重申,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車領域的情況下與美方達成協議。
日本在此次與美國交鋒中一直以“零關稅”為目標,首相石破茂在中美談判的第一天就喊話特朗普,稱為了美國經濟著想,該降低關稅了。日本官員的強硬表態,是在中國和美國就關稅戰問題發表聯合聲明之后,中國反制美國關稅戰,已經頗有讓日本看到希望的節奏。實際上日本在第一時間是直接通過低頭的方式,試圖換取美國的讓步,但是美國堅持所謂的對等關稅,以至于日本率先讓步都沒有讓美國心動。
石破茂(資料圖)
今年4月2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征收10%的關稅,唯有加拿大等國暫時得以豁免。報道稱,特朗普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主要貿易伙伴還采取了更高的關稅措施。根據政策,日本將從7月起面對高達24%的關稅,除非在此之前與華盛頓達成協議。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日本汽車行業的打擊最為沉重,因為汽車作為日本經濟的支柱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直接關乎日本的整體經濟表現。
一名消息人士指出,日本可能考慮以一攬子措施換取美國的讓步,其中可能包括增加美國玉米和大豆的進口,在造船技術上的合作以及修改美國對日本進口汽車的檢驗標準。此外,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也在表示,預計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就匯率問題進行會談,但任何會談都需基于雙方共識,即過渡的匯率波動是不可取的。鈴木還稱,將與貝森特就貨幣政策在內的各種雙邊議題交換意見。他補充稱,日本正在密切關注評級機構穆迪在上周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影響。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此前和英國達成了貿易協議。盡管英國是美國的傳統盟友,又是首個和特朗普達成協議的國家,但美國依舊對英國維持了10%的基準關稅。特朗普暗示,10%的稅率基本上是其他國家能爭取到的最低關稅水平。在汽車關稅方面,美國對英國汽車設定了低關稅配額,每年從英國出口到美國的前10萬輛汽車將按照10%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超過部分則按25%的額外關稅稅率征稅。不過,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量達136萬輛,是英國對美出口量的約13倍。
石破茂面臨來自當地商界領袖和自由民主黨成員的壓力,要求其拒絕任何威脅日本汽車業或農民的協議。一位直接了解談判情況的東京官員向媒體表示:“盡管日本非常渴望成為第一個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的國家,但現在這種緊迫感已經發生了變化,重點是確保日本得到一份好協議。”隨著談判的繼續,關稅對日本企業的影響預計會持續更長時間。甚至在美國實施大部分額外關稅之前,日本經濟就已在第一季度出現收縮,這加大了日本經濟出現技術性衰退或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