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主辦的“大病救助中的政社協同”專題交流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民政部、國家醫保局和部分省市有關部門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水滴公司、騰訊公司、中國癌癥基金會等機構代表40多人出席會議。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做了主題分享,倡導搭建政社協作救助平臺,探索更多因地制宜的大病患者助力方式,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大病救助中的政社協同”專題交流會現場
在專題交流會開始,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指出,疾病是人生難以避免的風險,解除疾病醫療后顧之憂是人民群眾最具普遍意義的訴求,在法定醫療保障制度還不能從根本上解除全民疾病醫療特別是大病醫療之憂的情形下,如何調動社會力量助力低收入困難群眾減負解憂顯得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
目前,一些困難家庭無法承受大病醫療費用,進而期望通過慈善捐贈途徑來尋求幫助的案例并不罕見,而許多公益慈善組織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在籌集社會資源幫助困難大病患者方面做了難能可貴的探索,取得了不容低估的成效,表明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善意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的社會力量,這種慈善醫療捐助特別符合中華傳統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行善邏輯,是典型的中國特色慈善事業。
在交流會的案例分享和經驗交流環節,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在題為“水滴籌大病救助案例分享”的報告中指出,水滴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走過9年創業歷程。創業之初,公司便確立了“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的使命。他表示,近年來水滴公司始終圍繞互聯網科技更好助力社會保障展開業務,逐步構建起多層次的救助體系。他表示,通過技術賦能,公司實現了籌款效率的大幅提升,籌款者可借助技術破圈,獲得更廣泛支持。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340萬大病患者在水滴籌發起籌款,獲得4.7億愛心人士的幫助,累計籌款675億元。
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做主題分享
與此同時,沈鵬還強調,風控是保障捐助者信任的關鍵。水滴公司引入AI風控能力,實現全流程風控覆蓋,有效防范了風險。技術助力之外,水滴公司還十分注重人文關懷,籌款顧問不僅助力籌款,還提供家庭關懷和醫患協調服務。他指出,水滴公司一直積極探索與醫保體系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如在浙江縉云試點“縉情幫”項目,構建一站式救助平臺,有效避免因病致貧的發生,促進醫療資源公平分配。未來水滴公司還將繼續與各方合作,搭建政社協作救助平臺,探索更多因地制宜的大病患者助力方式,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此外,本次會議還對慈善醫療以及社區慈善的發展做了深入的交流與討論。與會者一致認為,解除城鄉居民的疾病醫療特別是大病醫療后顧之憂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大使命,當前需要正視現行醫保制度還不能從根本上解除疾病醫療之憂的現實,一方面需要全面加快推進醫保制度改革走向深化,并不斷增強其保障功能,另一方面還需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助力減輕人民群眾特別是低收入困難群體的疾病醫療負擔。
2024年年底,水滴籌正式成為民政部指定個人求助網絡服務平臺,未來希望能借助平臺技術、服務等優勢資源探索新解法,保證平臺在規范管理的同時發揮更好的救助銜接功能。此前,水滴公司參與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建設的實踐,也作為經典案例被寫入《醫療保障藍皮書(2023)》,為我國多層次體系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
文/金軒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