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近什么人,跟什么人混在一起,那你就會成為什么人。人與人之間的因果、磁場、命運,其實是相互影響的。
就拿“窮人圈子”來說,不能因為沒有朋友,就跟窮人混在一起。寧愿獨處,也不要參與到窮人圈子當中。
原因在于,越是混跡在窮人的圈子當中,越是被窮人落后的思維、觀念、認知所干擾,自己將越活越愚蠢,越活越貧窮。
要跟窮人保持距離,而不是靠近他們。
人生建議:出門在外,不要沾染窮人的因果,這才是真正的遠見。
02
不要有圣母的情結,不要妄想拯救任何人。
絕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圣母心理”,看到別人貧窮、可憐,就想拯救別人。
殊不知,這是一種“自我感動”的幼稚。
首先,你我只是普通人,無法拯救任何人;其次,別人對于多管閑事的你,不可能感激,只會嘲笑、厭惡,甚至于仇視。
早年,跟一位朋友外出旅行。中途遇到了一個乞討的小孩。
我已經掏出了100塊,想給這個小孩。但是,朋友制止住了我。我不理解,問他:“我看他可憐,想幫他一下。”
朋友只說了一句話:“你認為,你這100塊就能幫他?幫不了的。而且,在旅游區里乞討的孩子,后邊都是有人安排的。你別傻了。”
晚上,回到小鎮上,偶然又遇到了這個孩子,他把乞討的錢交給某個成年人,成年人說“今天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我才明白,朋友說的是對的。無法拯救,無法幫忙,給錢的人就是冤大頭。
03
不要試圖跟窮人講道理、講邏輯。
越是高層次的精英、老板,越是保持沉默,不跟任何人爭論。
原因很簡單,講道理,講邏輯,這是沒有用的。有些事,別人不懂,你說得再多,對于他們而言,都是對牛彈琴。
舉個例子。
A在北上廣深都待過,也是北京的土著,對于大城市的內卷、殘酷、無情、淘汰,可謂是一清二楚。
A是某博主,就跟窮人們分享大城市的情況,說“努力在大城市,其實賺不到錢,需要一定的資源、人脈、背景、靠山,才能賺到錢”。
窮人們都反駁他,說他不懂大城市。還跟A爭論了起來。
最后把A逗笑了。
A在群聊跟我們說,我全世界發達的國家、城市都去過,大城市的潛規則我還不知道嗎?而這些窮人,連小縣城都沒出過,天天看垃圾短視頻,就自認為啥都懂。
可見,跟窮人講道理,講邏輯,講現實,是行不通,且沒必要的。
04
出門在外,不要沾染任何窮人的因果。
永遠都要記得一句話:“人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別人的事兒,跟我們無關,那我們就不要管太多。我們的事兒,跟別人無關,也不要牽扯到任何人。
就像上文的A,明明是中產往上的層次,卻為了某些話題,而跟窮人吵起來。這,就是一種不明智。
他不知道,由于窮人啥都沒有,就只剩下時間,以及怒火,所以窮人會在私聊,以及后臺,追著他不放,各種“說臟話辱罵”。
這說明了什么道理?就一點,不要跟窮人發生太多的牽扯。
窮人有窮人的一套,中產有中產的一套,高產有高產的一套,精英有精英的一套,套套都不一樣,又何必管太多呢?
至于什么“圣母情結”,更是可笑。你給了別人錢,也許別人還會笑你冤大頭愚蠢。
凡事,當個看客,置身事外,那就可以了。
05
寫到最后
從古至今,都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不論遭遇了什么,困難也好,貧窮也罷,這都是當事人自己造成的。
既然是當事人自己造成的,那就只能他本人面對、解決,其他人都愛莫能助。
自己的因果,自己來經歷;別人的因果,別人自己去經歷。
至于圣母心幫助別人,跟別人爭論,沾染別人的因果,這是妥妥的愚蠢。
有一位老前輩跟我說過:不論在線上,還是在線下,沒必要回應任何人。因為你有你的一套,別人有別人的一套,不需要說太多,也不需要管太多。
深以為然。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