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媒體人支持Uzi,S賽冠軍并不重要,否則入選的都是LCK選手和近日,官方宣布Uzi成為第二位入選英雄聯盟名人堂的選手,引發了玩家社區的大規模熱議,爭議焦點集中在一點:Uzi雖然職業生涯輝煌,卻始終未能奪得一座S賽冠軍獎杯。
英雄聯盟
在這個冠軍至上的電競語境中,不少人質疑:“沒有S冠,憑什么入選名人堂?”然而,體壇周報記者王瑋晨在社交媒體上的一番銳評,卻精準點破了這種單一思維。他寫道:“如果英雄聯盟名人堂是按冠軍來選,那名人堂可以直接改名為‘Faker和他的隊友堂’,一個接一個地頒下去,可以頒到游戲停服。”
這番話雖帶著調侃,卻切中要害——如果僅用冠軍來衡量一位選手的價值與歷史地位,那無異于否定了整個LPL乃至世界其他賽區的無數頂尖選手的貢獻,電競是競技體育的一種,但又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據與獎杯堆疊的游戲。
它更是關于影響力、時代象征和文化符號的疊加,在這方面,Uzi無疑是LPL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從初出茅廬的天才少年,到一人撐起整個賽區希望的圖騰式選手,Uzi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玩家,他讓世界看到,ADC不僅能躲在后排打傷害,也可以站出來主宰比賽、主導戰術。
他的職業生涯盡管遺憾未冠,但他兩度闖入S賽決賽,拿下MSI冠軍和多個LPL榮譽,個人數據常年居于頂尖,影響力更是輻射全球,更重要的是,他讓更多人關注并熱愛電競,推動了電競文化的破圈傳播,這些都遠比一座冠軍獎杯更具“歷史重量”。
如果名人堂只獎勵冠軍,那么我們將錯過無數真正改變游戲歷史的人,就像NBA名人堂不只是屬于喬丹和詹姆斯,也屬于像艾弗森、納什這樣的無冠傳奇。王瑋晨的觀點獲得了大量網友的共鳴,大家逐漸意識到,名人堂應是獻給那些推動時代前行、讓游戲精神具象化的人物,而不只是獎杯擁有者的陳列館。
Uzi的入選,不是對成績的妥協,而是對歷史影響力的致敬。名人堂的意義,從來不是對冠軍的復制,而是對傳奇的銘記,對此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