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論語》里講:"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年少時讀這些話,只當是圣人的教誨,活到半百才明白,里面藏著的全是處世的大智慧。
老輩人常說:"人這一輩子,做什么不難,難的是知道不做什么。"真正通透的人,心里都有桿秤,這四件事堅決不做——不勉強、不比較、不抱怨、不糾纏。越懂得"不做",越能活得清清爽爽,福氣自然來敲門。
一、不做:強扭的瓜不甜,不勉強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話聽著像佛系,實則是通透。我表姐年輕時為了嫁給心儀的對象,倒貼彩禮、包攬家務,結果男方一家把她當保姆。后來她狠下心離婚,現在遇到了知冷知熱的人。她說:"以前總覺得'努力就能感動人',現在才明白,強扭的瓜不僅不甜,還硌牙。"
感情里不勉強,是放過別人;生活中不勉強,是善待自己。就像老輩人種地,春播秋收有時節,硬要在冬天插秧,只會顆粒無收。你強求別人愛你、認同你、順著你,最后累的是自己。記?。?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求不來。"把力氣花在值得的人身上,把心意留給愿意回應的人,才是真聰明。
二、不做:人比人,氣死人,不拿別人的生活,折磨自己的日子
"莫與他人比高低,自家日子有酸甜",村里的王大爺就活得明白。他退休金比老同事少一半,卻天天樂呵呵地侍弄菜園子:"人家住高樓大廈,我住農家小院,各有各的舒坦。"反觀樓上的李阿姨,天天盯著鄰居家孩子"年薪百萬""娶了城里媳婦",越比越憋屈,最后鬧得血壓升高。
年輕時總以為"比別人強"才算成功,后來發現,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比來比去只會掉進焦慮的坑。就像莊子說的:"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羨慕別人的風光,別人還羨慕你的安穩呢。把眼光收回來,看看自己手里的幸?!⒆咏】怠⒗习橘N心、吃得香睡得著,這不就是千金不換的福氣嗎?
三、不做:怨天尤人不如爭氣,少抱怨幾句,多干實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祖宗早就告訴咱們,遇事別抱怨,要自己爭氣。我認識的一位大姐,早年下崗、丈夫生病,別人都以為她要垮了,她卻擺起早餐攤,起早貪黑干了十年,如今買了房、供出大學生兒子。她說:"抱怨一天,日子不會變好;干活一天,口袋能多倆錢。"
抱怨就像口臭,自己聞不到,別人卻躲老遠。你怨老公沒本事、怨孩子不聽話、怨命運不公平,除了讓身邊人跟著糟心,啥用沒有。就像老輩人說的:"與其坐在泥里哭,不如爬起來擦干凈鞋往前走。"遇到難處,咬咬牙挺過去,邁過這道坎,回頭看都是故事;怨天尤人原地打轉,只會把日子過成亂麻。
四、不做: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爛人爛事,越早遠離越好
"惹不起,還躲不起嗎?"這是我爸的處世哲學。前幾年家里遇到個無賴鄰居,三天兩頭找茬,我爸不跟他吵架,直接換了套房子?,F在住的小區鄰里和睦,他每天下棋遛鳥,樂呵得很。他說:"跟爛人糾纏,好比踩了狗屎,你踩回去還是一身臭。"
通透的人都懂:"和臭蟲比誰更臭,最后贏的一定是臭蟲。"遇到不講理的人,別爭輸贏;碰到沒底線的事,別耗精力。就像《增廣賢文》里說的:"知己知彼,將心比心。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但對那些根本不值得的人,該斷就斷,該離就離,你的時間很貴,別浪費在垃圾人身上。
老人們常說:"人這一輩子,前半生活加法,后半生活減法。"年輕時啥都想抓住,越抓越累;年紀大了才明白,懂得"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不勉強別人,你才不會困在失望里;不比較生活,你才不會丟了平常心;不抱怨困境,你才不會消耗好運氣;不糾纏爛人,你才不會弄臟自己的心。
記住這四不做,把心騰空了,福氣才能住進來。就像院子里的樹,剪掉雜枝亂椏,才能長得亭亭如蓋。你活得簡單通透了,日子自然順順當當,這才是老輩人說的"福人有福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