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彼時的中國正處于發展初期,百廢俱興,物資匱乏,而當時的甜食、糖果什么的,更是想都不要想,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更買不起。
沒曾想,也是在這個時候,市面上突然出現了一種名叫“伊拉克蜜棗”的食品,一塊錢一斤,含糖量高達70%,當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喜歡吃,經濟又實惠。
然而,不知道什么時候起,伊拉克蜜棗卻從市場上消失了,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這個曾經被無數國人喜歡的食物銷聲匿跡了呢?
物美價廉的伊拉克蜜棗
伊拉克蜜棗,盛產于西亞和北非,還有伊拉克、伊朗等國家,是當地的重要農作物之一,而它之所以能這么火爆,原因就是這種棗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只要溫度、水分適宜,就能夠大量的產出。
當地人們會在伊拉克蜜棗長熟之后摘下來直接食用,棗的味道甘甜,而且還富含各種營養物質,口感沙沙軟軟的,老人、大人、小孩子都喜歡吃。
二十世紀中期,因為當時中國的經濟等各方面發展相對落后,各種物資十分緊缺,糖果類食品非常罕見,這樣的背景下,為了能夠滿足民眾對于甜食的需求,政府包括貿易商都開始尋求更經濟實惠的替代品。
當時中國和伊拉克關系不錯,當地的棗自然引起了中國進口商人的注意,甜,只是伊拉克蜜棗最不值一提的優點,最關鍵的是它足夠便宜,在當時中東地區非常普遍,因此經過一系列的商務談判后,最終引入了這種味美價廉的棗子。
不出所料,伊拉克蜜棗經過質檢并且進入中國之后,大獲成功,男女老少都把它當成糖果的替代品來吃。
除了伊拉克蜜棗之外,還有來自阿爾巴尼亞的香煙、古巴的糖等等,隨著越來越多國外商品的入駐,讓中國民眾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但要說起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這款吃了就難以忘懷的伊拉克蜜棗。
從爆火到消失
一個南方的網友曾經在網上分享過,在他小的時候,外婆就會用伊拉克蜜棗給孩子們蒸饅頭吃,因為孩子們不喜歡吃白面饅頭,外婆就想辦法把棗包進饅頭里,做出來的饅頭帶著棗獨有的甜香,孩子們很喜歡吃。
市場上,伊拉克蜜棗不光可以作為直接食用的零食銷售,很多小商販還會大量采購,把它做成低成本糖果的原料,步驟就是曬干、磨成粉末,然后制作成各種各樣美味的甜食。
因為當時物資匱乏的緣故,尋常人家吃不起糖果,于是就退而求其次選擇購買伊拉克蜜棗或者由其制成的甜食。
七十年代末,越來越多的地方都開始售賣伊拉克蜜棗,原因是當年中國對伊拉克進行了援助,為了還債,他們索性對中國出口大量的椰棗,老一輩人印象很深刻,當年這種棗最早的時候賣3毛錢一斤。
大塊大塊黏在一起的棗,買的時候還要用錘子敲開,一口一個,吃著特別過癮,這是多少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共同記憶?實在是讓人難以忘懷。
有人把伊拉克蜜棗當成糧食,也有人把它當成零食,漸漸地,它在人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那究竟是什么時候起,伊拉克蜜棗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呢?
真相大白
多年后,一個網友終于分享了自己當年的所見所聞,也將伊拉克蜜棗消失多年的真相道了出來。
原來當初很多人都反映,自己吃了伊拉克蜜棗之后患上了乙肝,不光他一個人,家里的老人、孩子乃至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都是如此,因此他們便把問題歸咎于伊拉克蜜棗。
隨著謠言愈演愈烈,伊拉克蜜棗的銷量驟降,加上當時已經出現了更多不同類型的甜食,因此這一外來食物就逐漸被人遺忘了,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原來,伊拉克蜜棗通常是散裝的形式出售,這是為了方便消費者按需購買,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很多衛生問題,這些棗都擺在攤位上,塵土飛揚,風吹日曬的,難免會夾雜著其他物質。
而且這種棗的保質期很長,當時的攤販也沒有存儲的意識,因此就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細菌和塵埃,導致不少消費者在吃了伊拉克蜜棗之后出現腸胃不適以及消化不良的情況。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上海地區爆發了甲型肝炎疫情,伊拉克蜜棗成了“罪魁禍首”,盡管后來衛生部門和疾控中心親自下場辟謠,可還是沒有挽回伊拉克蜜棗的銷量,也讓這個曾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食物幾乎消失。
因為有傳播肝炎的說法,大量的伊拉克蜜棗被送到酒廠做原料,路上也有調皮的孩子會撿起那些掉落的棗趕忙塞進嘴里,被及時趕到的家長狠狠批評一頓。
那么,伊拉克蜜棗是否真的消失在中國市場了呢?答案是沒有。
現如今,很多電商平臺都有售賣伊拉克蜜棗的,并且它仍然是中東地區最重要的食物,也是他們當地文化和歷史的體現,但因為在中國的價格較高,因此受眾很少。
結語
歸根結底,伊拉克蜜棗的消失,是因為未經證實的謠言,但它帶走的不光是一種食物,更是一代人的記憶,現如今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有數不清的棗以及各種新鮮的食物,但是記憶中的那份甜,卻再也沒有了......
你們的童年回憶中,還有哪些曾經紅極一時卻消失了的東西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