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從中美關稅大戰以來,我國的官媒一改往日含蓄的表述,在涉及到熱點話題時愈發直白。近日,央視在推出解密殲-10CE專題報道的視頻后,再爆猛料,尺度之大令人咋舌。無獨有偶,特朗普也急迫的喊話中方,希望盡快訪華。
F-35戰機“趴窩”、特斯拉機器人難產:美方焦慮暴露戰略短板
2025年5月,美國國防部一份內部報告引發全球震動:F-35戰機的稀土庫存僅能維持6個月生產,而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機器人因稀土永磁體斷供被迫推遲量產。短短一周內,美方三次通過外交渠道追問“稀土解禁”,甚至借英國媒體試探中方態度,卻只得到外交部一句滴水不漏的回應:“建議詢問主管部門”。
這不是偶然。自2025年4月中國對釤、鏑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后,美國軍工復合體與科技巨頭的“窒息時刻”正式開啟。數據顯示,中國掌握全球60%的稀土儲量、92%的精煉產能,以及439項稀土分離專利技術,而美國87%的武器系統依賴中國關鍵礦產。
五角大樓曾秘密啟用戰略儲備,卻發現83.7%的稀土仍來自中國。美媒哀嘆:“我們的F-47戰機還在圖紙上,中國人的六代機已試飛”。
中制作戰體系VS美式空戰:一種軍事哲學的根本差異
央視披露的這一作戰體系,與美軍主導的現代空戰模式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空戰體系雖然也強調多平臺協同,但核心仍以預警機+戰斗機組合為主,地面防空系統僅承擔輔助性的防空補漏任務。
而中國體系則徹底打破了這種層級觀念,地面防空系統不再是被動防御工具,而是主動參與進攻鏈的關鍵節點,甚至能替代戰機雷達承擔探測鎖定功能。這種差異背后是軍事哲學的根本不同。
美軍體系反映了其"空中優勢"傳統,強調戰機的核心地位;而中制體系則體現了"網絡中心戰"思想的深化,任何平臺都是網絡中的一個節點,根據任務需要動態分配角色。
“A鎖”,是地面上紅旗-9防空系統干的活兒。它個頭大,雷達功率猛,就是陸地上的“千里眼”,能比飛機看得更遠,先發現并死死鎖定住遠距離目標。這就給后續動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B射”,輪到我們的殲-10CE戰機登場。這時候它的主要任務是變成一個“導彈發射平臺”。地面雷達捕捉到的目標信息通過數據鏈傳過來,飛機不用自己費勁搜索跟蹤,找個合適位置,把PL-15E這樣的遠程空空導彈發射出去就行。這大大減輕了飛機的雷達負擔和暴露風險。
“C導”,導彈飛出去了,天上的預警機接棒。預警機本身就是空中指揮部,視野開闊,信息掌握全面,它負責給導彈提供中段修正指令,指揮導彈怎么飛更省力、更精確。直到導彈靠近目標,打開自己的末制導雷達,最終完成攻擊。
你看,整個過程就像一場接力賽,地面紅旗-9跑第一棒,負責看得遠、起個好頭。殲-10跑第二棒,只負責把“槍”打出去。天上預警機跑第三棒,負責在中途指揮,直到“子彈”送到位。每一棒都由這個體系里最合適的“運動員”來跑,效率高不說,也把單件裝備的局限性給補上了。
科技經濟線上的“擰繩”反制
比如,科技這塊硬骨頭,美國是真想“卡脖子”,尤其是高端芯片。我們怎么回擊?不是光抱怨,而是咬緊牙關自己造血。
一面頂著壓力,一面加碼自主研發。芯片制造、大飛機C919批量交付運營、‘天問’二號準備去小行星挖土,甚至模糊的六代機動向……這些都不是零散的新聞。
它們拼起來,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外面怎么封鎖,我自己有能力闖出來,建立自己的技術體系。而且有些領域,比如高超音速、探月工程,我們已經跑到了世界前列甚至領跑了。
再看經濟牌。美國想靠關稅大棒砸疼我們,我們呢?沒完全對等硬碰硬,但也抓住了它的“七寸”。
稀土這東西,很多高科技產業特別是軍事工業離不開,我們可是手握全球大部分稀土的提煉和加工能力。真到了需要時,限制某些品種出口,對方一些精密產業特別是軍工就得撓頭。
這像不像你掐我脖子,結果發現自己手上的設備,零件在我手里攥著呢?還有針對波音公司的策略,直接打擊了美國重要的出口產業,讓波音跟著肉疼。
這兩年我們的應對,可以看成是一種“總體戰”,或者說是“體系戰”。軍事上搞體系整合,發揮1+1>2。經濟上用好手里的牌,從原料到終端形成反制鏈條。科技上咬牙自主創新,突破封鎖。
這不是某個行業或某個領域單獨去硬剛,而是國家整體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一個攻防兼備、不容易被推倒的“大體系”。
為何曾經的“極限施壓”玩不轉了?
好了,現在回到特朗普想來的事兒。這真不是巧合,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到了上面說的這一切。他當年的“極限施壓”這套牌,玩到現在發現效果不如預期了,甚至反而把我們的韌性和自主能力給“激活”了,加快了我們體系整合的速度。
面對一個越來越有招、越來越會“體系作戰”的對手,光想著靠單點突破或者蠻力施壓,根本達不到目的。軍事上體系化反制讓你占不了便宜。科技上卡脖子反倒逼出自主創新。經濟上敲竹杠結果發現自己也有痛點。仗打到這份上,牌桌上的情況就變了。
所以,他表現出的急切,與其看成單純的外交表演,不如理解成對現實力量變化的一種務實調整:硬的玩不動了,是不是得回來聊聊,找個新打法、新平衡?
歸根結底,國際舞臺上,大家拼的不是誰單項冠軍多,也不是GDP非要壓倒誰,而是你的整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抗風險的能力、資源整合的能力,還有關鍵時候把各種力氣擰成一股繩的能力。
我們這幾年,正是在這些地方下死功夫,把自己這盤棋下好了,手里有了真東西,牌也多了,自然就有了說話的分量和主動權。那央視里透露的一招半式,或是政客突然轉變的姿態,不過是這大變局水面濺起的小小浪花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