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是一天中養生的關鍵時段,但一些起床后的錯誤習慣,不僅影響一天的狀態,還可能增加疾病風險。中國人壽壽險天津市分公司和您一起來看以下三個需要避免的晨起壞習慣及科學建議,助您開啟健康一天。
1. 起床過猛:當心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睡眠時,身體處于低速運轉狀態,心跳、血壓和代謝水平較低。醒來后,身體需要時間從“睡眠慣性”中調整過來,若猛然起身,可能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甚至誘發中風或猝死。
正確做法:遵循“333原則”——醒后先躺30秒,坐起后停留30秒,雙腿垂于床邊再等30秒,待身體完全適應后再活動。
2. 晨起喝蜂蜜水或淡鹽水:可能加重身體負擔
淡鹽水會額外增加鹽分攝入,長期如此可能升高血壓或骨質疏松風險;蜂蜜水含糖量高,易導致血糖波動,尤其不適合糖尿病患者。
正確做法:一杯溫熱的白開水(20℃~40℃)最佳,既能補充水分,又避免刺激食道黏膜(過熱的水可能增加食管癌風險)。
3. 不按時吃早餐:傷胃、增膽結石風險還影響代謝
研究表明,早餐時間與健康密切相關。2023年《自然·通訊》指出,8點前吃早餐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發現,9點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59%。此外,長期空腹可能引發胃病、膽結石,甚至導致肥胖和認知能力下降。
正確做法:早餐應在7~8點完成,搭配均衡營養(如蛋白質、膳食纖維),避免高糖高油食物。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
(醫療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健康知識科普及參考使用并不代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能替代執業醫師診斷,不代表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公司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