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醫生對葉美迪做了最后的診斷,她的生命體征已經十分微弱,好一點的情況也只能成為一個植物人。
但葉美迪的丈夫鄧有采卻不愿意放棄妻子,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可能,也要盡力嘗試。
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知道,會有這樣一天,因為他從一開始,愛的就是一個身患絕癥的女孩。
病人也可以被愛
鄧有采是知道的,他從一開始就知道,在自己與葉美迪的這段婚姻前會橫著一個巨大的悲劇,這足以吞噬了兩人,乃至兩個家庭。
不過這不是問題,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須娶葉美迪為妻。
不夸張的說,鄧有采的心中騰起了一種使命感,當初為什么會喜歡上葉美迪呢?鄧有采自己也說不太明白。
要問兩個人在十指相扣前的關系,大概能算是朋友的朋友吧,2016年時,兩個人出席了同一場婚禮,見證了一對新人幸福的開端。
當時的葉美迪,有一個與愛情故事的女主角十分不相配的初登場,就在參加婚禮不久前,葉美迪剛動了一場大手術。
手術很成功,葉美迪也很憔悴,整個人一下就瘦得脫了相,即便是有婚禮現場昏暗搖曳的燈光加持,也很難說是個讓人心動的美女。
感情的事情從來沒道理可以講,到底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還是因為對方在你眼中就是貌若西施才做了你的情人呢?
總之,鄧有采是對葉美迪頗有好感,主動跟她搭話,要到了聯系方式。
鄧有采正在適婚的年齡,對感情的事倒也不太急,因為當時他正處在事業的上升期,女孩可以多挑挑,生意伙伴可不等人。
有一段時間,鄧有采從一張酒桌連滾帶爬的去到另外一張酒桌,只要能談成合作,就能一口悶。
這樣的日子,鄧有采是習以為常了,葉美迪覺得不正常,起碼不是長久的辦法,健康這東西,只有當你失去了才能體會到它的重要性,葉美迪自己就是個病人,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她總是勸鄧有采,少喝一點酒,身體喝壞了,賺多少錢也是得不償失,這種話,說一次兩次,可能是客套,但不厭其煩的叮嚀,那便是愛了。
鄧有采的家庭很普通,沒辦法給他太多的支持,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打拼,所有人都只關心他飛得有多高,只有葉美迪關心他飛得累不累。
兩個人接觸了一段時間后,鄧有采跟葉美迪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想要做葉美迪的男朋友,想要照顧她,想要跟她結婚有一個小家庭。
葉美迪的心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她對這個男孩也早就心生愛慕了,總是不自覺的想到他,想他此刻在做些什么,跟誰在一起。
感情是一碼事,能不能在一起是一碼事,面對鄧有采的表白,葉美迪很感動,但還是拒絕了他。
這讓鄧有采很困惑,不管是這段時間兩個人的交流,還是剛剛表白時葉美迪的神態,無一不在告訴鄧有采,她也有同樣的心意,心是那樣的火熱,說出口的話語又是那么冷冰冰。
要讓兩個人的感情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畫上句點,鄧有采當然不能接受,他追問葉美迪為什么,其中肯定還有他不知道的隱情。
葉美迪本打算找點理由搪塞過去,讓鄧有采知難而退就好,但他偏偏一根筋,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葉美迪也只能如實相告。
原來多年前,葉美迪就確診了一種該死的惡病“腦膠質瘤”,這是一種在年輕人中常見的腦部腫瘤,因為癥狀通常只有頭痛惡心等,一般人很難往癌癥的方面想。
所以等發現時也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期,更要命的是,腦膠質瘤很難徹底的治愈,復發率高達99%。
當初鄧有采遇到葉美迪時覺得她很憔悴,因為那時的葉美迪剛剛做了開顱手術。
也是因為這個病,葉美迪的大學學業也不得不中斷,她的人生已經被按下了暫停鍵,她的腦袋里像是被裝進了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她又怎么忍心帶著一顆炸彈接受鄧有采的愛呢?
喜歡是放肆,愛就會克制,葉美迪也多次幻想過自己與鄧有采在一起的美好,但真正為了對方的將來考慮,只能選擇隱忍和放手。
真相太過殘忍,鄧有采也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葉美迪。
鄧有采怕嗎?當然怕,倒不是怕被拖累,而是怕失去,誰不想擁有一份永恒的愛情,能和心愛的人天長地久?
可現實給了鄧有采一悶棍,只要他選擇跟葉美迪在一起,之后人生中的每一次入睡,都可能成為永別。
可是,就因為會失去,就要連擁有也放棄么?有一天,妻子會因病離開自己,固然是鄧有采難以接受的,但更難接受的是從未擁有過。
再次見面時,鄧有采告訴葉美迪,自己已經想明白了,他就是想跟葉美迪在一起,自己這些年也有一些積蓄,可以用來給她治病。
夫妻不就應該是要同風雨,共患難的么?今天平安健康的夫妻就能保證一輩子都平平安安么?
既然生活總是充滿了意外,又何必因為意外而錯過了自己真正愛的人呢?
言已至此,葉美迪終于接受了鄧有采的心意,兩個人正式成了一對情侶。
短暫美好后的絕望
與其他熱戀中的情侶不同,鄧有采和葉美迪去得最多的地方不是公園和電影院,而是醫院。
以前鄧有采的生活是在一張張酒桌間穿梭,如今則是穿梭在醫院診室之間,經過兩年時間的治療,鄧有采的積蓄基本見底,好在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葉美迪的病情算是基本穩定了。
鄧有采覺得時機成熟了,兩個人該跨入感情的下一個階段了,他向葉美迪求婚,希望她能把下半輩子都交給自己。
這不是一個輕松的決定,在過去的兩年時間中,鄧有采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女友的病情,還有來自家庭的壓力。
得知鄧有采找了一個身患絕癥的女友,家里從始至終都很反對,鄧有采樣貌不差,也是個小老板,以他的條件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女孩,何必要為了這樣一個可能會見不到明天太陽的女孩把自己搭進去呢?
在勸說無果后,家人覺得鄧有采只是一時腦子發熱,等苦頭吃夠了,就知難而退了,可是鄧有采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結婚。
為了治病已經一窮二白的兩人,差不多是裸婚的,很多其他女孩有的東西,葉美迪都沒有,但結婚那天葉美迪卻是所有女孩都會羨慕的對象,因為她有了一個對自己矢志不渝的愛人。
結婚后的頭三年,兩個人過得很幸福,鄧有采對葉美迪比婚前還要好,經常帶她出去玩,給她準備各種小驚喜,2021年時兩個人也有了自己愛情的結晶。
可是,2021年6月,葉美迪腦袋里的炸彈,引線還是被點燃了,一天,葉美迪突然昏倒,好在當時鄧有采也在家中,聽到了女兒啼哭便趕來查看。
看到倒在地上的妻子,鄧有采就知道自己擔心的最糟糕的情況還是發生了,葉美迪被送到醫院后,就進了ICU。
3年的風平浪靜并沒有讓鄧有采放松警惕,他知道這個病隨時都可能復發,所以一直拼命工作,又攢下了不少錢。
可是在巨額的醫療費用面前,依舊是杯水車薪,20多天ICU的看護,葉美迪的情況未見好轉,鄧有采的存款已經見底了。
類似的病例,醫生已經看得太多,即便鄧有采繼續堅持,結果無非是連同家庭一起拖垮,現在的鄧有采,已經不是孤身一人,他還要考慮年僅1歲的女兒。
醫生告訴鄧有采,葉美迪現在的情況基本已經無力回天,最好的情況也只能是植物人了,想要讓她恢復如初,除非是奇跡發生,在ICU里繼續住著,也沒有意義了。
雖然鄧有采心中非常不愿意承認這個事實,但眼前的這一關,妻子很可能真的要挺不過去了,辦理出院手續后,鄧有采把葉美迪帶回了廣西老家,只希望親戚朋友們能趕上看她的最后一眼。
愛的呼喚
親友們見到已經瘦得不成人形的葉美迪,都是悲傷得難以自已,她才28歲啊,為什么要遭受這樣的痛苦。
1歲的女兒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趴在葉美迪到了臉上,吻了吻她。
鄧有采明白,或許在女兒的記憶中都不會再有媽媽的樣子了,為了給女兒留下紀念,他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隨后上傳到了自己的短視頻賬號上。
視頻中的一幕,讓網友們很是觸動,好心的人們都不想讓這么小的孩子就這樣失去了母親,于是很多人開始聯系鄧有采,想要捐款。
在鄧有采的心里,他也不想就這樣跟妻子說再見,現在有了網友們的幫助,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帶著妻子回到了深圳繼續治療。
經濟上的問題雖然是解決了,但葉美迪依舊昏迷不醒,鄧有采就一直守著她,寸步不離,那段時間,鄧有采就住在了醫院,每天替妻子擦拭身子,常人很簡單的一個動作,鄧有采也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才能幫妻子完成。
每一天鄧有采都累得手都舉不起來,晚上也不敢睡得太沉,生怕在自己熟睡的時候,妻子最后的一口氣也沒了。
除了悉心的照料外,鄧有采還一直跟妻子“聊天”,給她唱歌跳舞,希望以此能夠喚醒她的意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此堅持了3個月的時間后,葉美迪竟然真的恢復了意識,雖然只有眼睛能轉動,手指能微微抬動,但這也都給了鄧有采莫大的希望,他明白只要繼續堅持,就能等來妻子恢復的那一天。
因為需要24小時的看護,鄧有采沒有辦法出去工作,網友的捐款也很快花得七七八八了,他只好又帶著妻子回了廣西老家。
回到老家后,白天他依舊一直陪著妻子,給她做全身的按摩,做康復訓練,以防因為癱瘓得太久,身體機能退化。
等到了晚上他會出去擺攤,給人擦鞋來貼補家用。
他依舊會用視頻記錄下自己一家人的點點滴滴,既是給自己留個念想,也是為了給牽掛他們的網友一個交代。
有網友就建議鄧有采說,以你家現在的情況,你也沒辦法出去正常的工作,家里的開支又一樣少不了,但好在你的賬號現在有流量了,這么多人關注著你,你可以試一試直播帶貨,這樣就能一邊賺錢一邊照顧妻子了。
這個建議無疑是給鄧有采指了一條明路,之前3個月已經把網友的捐款花完了,現在雖然是回了老家,但單靠自己擺攤擦鞋又能維持多久呢?
鄧有采開始直播帶貨后,網友們也十分買賬,紛紛下單支持,比起原本單方面的資助,鄧有采覺得這樣的買賣關系更平等也更能長久的維持。
回家后大約又過了半年的時間,葉美迪的身體狀況持續好轉,已經可以開口進行簡單的交流了。
葉美迪恢復語言能力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老公,謝謝你。”
簡單言語的背后,飽含了這幾年間葉美迪對丈夫的深情,她既感覺心疼,也感覺幸福,她是不幸的,上天讓她年紀輕輕就得了這樣的病,但同時她也是幸運的,鄧有采這樣天下難找的好男人一直把她視為掌上明珠,一直不離不棄。
再后來,葉美迪的四肢也恢復了知覺,開始可以下床活動了,一開始還得要借助助行器等外力,才能勉強走上幾步,之后葉美迪就恢復到可以帶著女兒去菜市場買菜的程度了。
也就是說,葉美迪雖然還不能完全像一個正常人一樣,但已經可以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了。
這背后的艱辛,只有鄧有采自己最清楚,想讓妻子重新學會走路,可比教女兒學走路要難得多。
葉美迪是一個體重幾十斤的成年人,四肢剛剛恢復知覺,一開始的行走動作幾乎都是鄧有采幫她完成的,是他在為妻子負重前行,不過是抱著妻子走了幾米遠,鄧有采就累得像是跑了一個全程的馬拉松。
而這樣的過程,鄧有采每天都要至少來一遍,只有頻繁的練習,才能讓妻子順利的恢復。
2016年相識,到2022年葉美迪恢復,6年里,除了婚后最初的3年,剩下的時間里,鄧有采都在陪著妻子與病魔做斗爭,但他從沒有過怨言。
結婚時,鄧有采曾跟別人說:“我知道她可能來日無多,但我必須娶她,因為我想讓她明白,生病的人也可以被愛。”
就是這樣簡單的想法,支撐了鄧有采6年的時間,也撐起了這個小家。
參考文獻:
央視網:《“90后”小伙陪妻子抗瘤6年不離不棄:只要我能力還允許,我就會一直陪著她》
光明網:《90后小伙每天唱歌跳舞喚醒植物人妻子:只要我能力還允許,我就會一直陪著她》
南國早報:《女孩患惡性腫瘤,賀州小伙不離不棄陪伴6年!錄下告別妻子視頻走紅網絡》
澎湃新聞:《丈夫每天唱歌跳舞喚醒植物人妻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