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規范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行為,根據本市發布出臺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和停放場所設計標準》,今年以來,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持續推進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非改直”工作。
“用戶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新裝電表要安裝規范到位,確保居民能盡快享受到政策紅利。”5月20日下午,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供指中心電動自行車非改直專項工作人員來到中泉路128弄外岡佳苑小區,開展接電后充電設施安全檢查工作。
所謂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非改直”,是指將居民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由非電網直接供電模式改造為電網直接供電模式,從而推動充電費用實現價費分離、明碼標價,最終達到降低用戶充電成本的目的。
“過去,除了充電電費外,用戶還需向充電設施運營單位支付服務費,且兩筆費用并未分別標示、分別計價,即價費不分離,存在電動自行車充電收費行為不規范、收費標準不合理、市民充電負擔大的痛點。”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安亭供電服務中心客戶工程師談翔鶴介紹。
作為2013年建成的保障性住房,外岡佳苑小區自2014年啟用轉供電模式的充電樁,原電價不分峰谷統一執行0.641元/千瓦時。經改造后,該小區實現充電電量單獨計量,享受于2024年9月14日新增設的電動自行車合表電價——平時段0.641元/千瓦時、谷時段0.331元/千瓦時,較原模式有效降低用電成本。
“電網企業充電電費讓利下降,疊加運營單位執行價費分離、明碼標價,將有助于服務費的市場化競爭和調節,推動降低充電服務費,最終小區居民獲得實實在在優惠。”談翔鶴說道。
除經濟性提升外,“非改直”項目同步強化充電安全。針對以往轉供電存在的私拉亂接、超容運行等安全隱患,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實施系統化改造:按需配置供電容量,對低壓線路實施擴容升級,特殊區域采用電纜入地方式,全面構建安全可靠的充電網絡。
據統計,嘉定共有730個小區需進行“非改直”改造工作,相關小區可通過“網上國網”APP和“一網通辦”網站等線上渠道辦理申請。截至目前,124個小區已完成,累計新裝非改直充電樁專用電表869個,合計容量6961千瓦。
“相關小區可通過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所屬營業網點或‘網上國網’APP、‘一網通辦’網站等渠道申請辦理,受理成功后在3個工作日內確定供電方案,并提供‘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的‘三零’服務,即供電公司負責單獨計量電表和產權分界點至公共電網配套工程全出資,居民無需付任何費用。”談翔鶴表示。
撰稿:席凌燕
攝像:張曉冬
編輯:楊玉潔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