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反腐敗,不僅僅是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也是古代社會一直提倡的,古代是封建等級社會,難免就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要比現(xiàn)在的嚴重很多,但是在那個社會里,一些小貪皇帝雖然知道,但還是可以容忍的,可是一旦貪污變得數(shù)額巨大,皇帝們感覺,事情不受自己管控,那么這些人就倒霉了。
其實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大多都喜歡用貪官,會用貪官會除貪官,才是古代帝王,至高無上的權(quán)謀之術(shù),用貪官有這么幾個好處,首先就是貪官他貪污,有把柄在皇帝手里,那么他就得忠于皇帝,皇帝有什么臟事,都讓貪官給辦。
貪官好掌握啊,要是不想用貪官了,把他們一殺家里一抄,那些錢都收歸國庫了,而且老百姓還會拍手叫好,平了民憤充盈了國庫,可以說是何樂而不為,所以古代大多皇帝,都喜歡用貪官。
要說哪個皇帝除貪厲害,還得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其實歷史上不僅僅是雍正一個皇帝,有不少皇帝,在位期間有大力的整肅貪污,但還是最屬雍正皇帝,在處理這件事情上,有不少的收獲。
朱元璋是歷史上著名的反貪皇帝,他平民出身,所以很厭惡那些貪污的官員,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沒讀過什么書,所以在很多事情上的處理,他只會簡潔明了的殺頭,雖然很簡單,但是這種做法并不高明。
雍正就不一樣了,清朝歷史上的皇帝,基本上都是能文能武,這也是治理國家的需要,雍正作為皇帝,肚子里還是有點墨水的,他就想了三個辦法來處理貪官,要比朱元璋省力不少,還非常的有用,官員們再也不敢貪污了。
人人都知道康乾盛世,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在康熙末期和乾隆后期,朝廷風氣均受貪污影響,可以說是貪污成風,我們就說說康熙末期的事情,這種貪污的風氣,就一直延續(xù)到了雍正皇帝繼位之后。
他也明白反貪這件事情,可以說是迫在眉睫,所以一登基之后,就想盡各種辦法治理貪污,康熙在位時期,國家經(jīng)常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到了雍正這里,國庫虧空了八百萬兩白銀,但是雍正在位十三年,到了乾隆時期,國庫居然有五千萬兩白銀,這就跟雍正反貪,有很大的關(guān)系。
雍正想了三招,來對付那些貪污分子,那些貪官何嘗不知道自己在貪污,所以他們在被發(fā)現(xiàn)之后,就想自殺來抵賴,這樣一來他們的財產(chǎn),都會留給自己的后代,這樣一來,誰都拿他們沒招。
所以雍正皇帝就對癥下藥,貪官的子孫后代就得永遠做窮人,在查抄那些貪官的時候,絕對不會放過,這些貪官的親屬,這些人要是有被查到,有涉嫌貪污的,就會直接殺掉,貪污了幾個殺幾個。
其次就是那些沒貪污的,沒貪污的也不會放過,這些人未貪污,但是會受到影響,他們的家產(chǎn)也得被查抄了,之后被流放邊疆,這兩點就讓很多人,不敢因此繼續(xù)貪污了,他們已經(jīng)不能投機取巧了。
最后一招就是殺雞儆猴,抓住幾個貪官全部殺了,但凡再有貪官就再殺,多殺上幾個,人們就害怕了,其實貪官是殺不完的,一味的殺貪官,總會有人因為利益,而選擇貪污,抓住貪官的后代,掐住了他們的命脈,才能更好的克制貪污。
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確實讓國家安定下來,充盈了國庫,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不少,為康乾盛世做了巨大貢獻,當然有人說他心狠手辣, 但他的勤政和反貪,確實是他的貢獻,這一點我們無可否認,在雍正皇帝臨終之前,說了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俯仰不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一代帝王就此落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