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鼎記》中她是康熙皇帝的妹妹,刁蠻跋扈、膽大妄為,最終嫁給了韋小寶,還為韋小寶生下了一個女兒。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她是康熙皇帝的親姑姑,雖因為朝政嫁給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卻與夫君感情極好;然而三藩之亂期間她失去了夫君以及所有的兒子,在孤獨中煎熬30年病逝了。
她就是太宗皇帝幼女——和碩恪純長公主。
與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相比,我寧愿和碩恪純長公主與韋小寶浪跡天涯。
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和碩恪純長公主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
和碩恪純長公主的生母,是太宗皇帝皇太極后宮最后的妃嬪庶妃奇壘氏。奇壘氏出身蒙古察哈爾部,寨桑額爾濟圖固英的女兒,太宗皇帝的貴妃娜木鐘、淑妃巴特瑪.噪的前夫林丹汗在去世前便是察哈爾部首領。
1640年,奇壘氏入大清后宮,成為皇太極后宮最后的妃嬪;這一年皇太極49歲。
在入宮的次年奇壘氏便身懷有孕,在十二月初七生下了一位公主,為皇太極最年幼的女兒——和碩恪純長公主。
1643年,恪純公主失去了父皇,其九哥福臨登基,史稱順治帝。
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結束,李自成率領農民軍進入紫禁城。
而明總兵、平西伯吳三桂,在形勢所迫下不得不歸降大清,歸順睿親王多爾袞,多爾袞直接將其冊封為了平西王。此時的大清,已經有四位異姓藩王,除了我們最為熟悉的平西王、靖南王、平南王,還有一位定南王孔有德,也就是孝莊養女孔四貞的父親。因孔有德在順治九年便戰死沙場,所以我們一般認為清朝初期僅有“三藩”而已
緊隨其后,多爾袞率兵將李自成趕出了紫禁城,清軍占領北京城。
幾個月后,滿清入關。
尚且只有5歲的恪純公主,跟隨母親奇壘氏他一起來到了紫禁城。
1648年,在吳三桂歸順大清五年后,奉命率兵鎮守漢中。
此時的朝廷雖然重用四位異姓藩王,但是也防著四位異姓藩王,而讓四位異姓藩王對朝廷忠心耿耿最好的辦法,便是將四位藩王的兒子留在京城,并且娶公主為妻。
而第一位娶公主的,便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
1653年,在京城待了五年的吳應熊奉孝莊太后之命,娶了恪純公主為妻。
如此一來,吳應熊不僅被封和碩額駙,而且還被賜予三等子爵。
這一年,恪純公主12歲。
1657年,也就是順治十四年,恪純公主被晉封為和碩長公主,順治帝對幼妹的評價頗高:
咨爾和碩公主,乃朕之妹,敬慎居心柔嘉維則,母儀克奉,教夙稟于在宮,婦德無違,譽尤彰于筑館,出銀潢之貴派,作配高閎,備玉碟之懿親,共襄宗國。鳳占允協,象服攸宜,是用封爾為和碩長公主
與此同時,吳應熊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銜。
其實恪純公主與夫君得此殊榮,也是因為恪純公主的公公吳三桂在戰場得力的緣故。這一年吳三桂被任命為平西大將軍,率兵攻入了云貴地區。
兩年后,吳三桂開始正式鎮守云南。
1659年,恪純公主已經17歲,被順治帝晉封為了和碩建寧長公主;也就是說在歷史上確實有一位建寧公主,只是到后來又改成為了恪純長公主而已。
大概便是在康熙皇帝繼位前后,也就是順治十八年到康熙元年之間,恪純公主生下了與額駙吳應熊的嫡長子吳世霖。之后恪純公主應該又為額駙生下了最少兩女一子,雖然恪純公主是因為朝政的需要嫁給了吳應熊,但是二人的感情極好,夫妻十分恩愛。
然而吳應熊作為吳三桂的兒子,恪純公主作為吳三桂的兒媳,其命運其實都是吳三桂說了算。頗有野心的吳三桂,最終還是害了自己的兒子、兒媳與孫兒們。
1662年,此時在位的皇帝已經是康熙皇帝,吳三桂斬殺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歷帝朱由榔。康熙下旨,將吳三桂晉封為平西親王。
自此平西王吳三桂,與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相呼應,成為擁兵自重的三藩。
至于定南王孔有德,早在順治九年便戰死了,孔有德所有的兒子也隨父而去,僅剩下一個女兒孔四貞。
在康熙朝初年,雖然三藩已經慢慢形成尾大不掉之勢,但是對于康熙皇帝而言還沒有到裁撤三藩的好時機,畢竟康熙想要徹底掌握大清實權,需要先除掉鰲拜。所以康熙對待吳三桂,還是安撫為主。
康熙七年,吳應熊晉少傅兼太子太傅銜。
1661年,也就是康熙十年時,康熙還允許恪純公主帶著子女跟隨夫君一起南下,為公公賀壽。
如此父慈子孝、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最終被吳三桂親手結束了。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吳三桂正式起兵造反。一時間總督、巡撫、提督等地方大員紛紛加入到吳三桂的麾下,很快吳三桂麾下便有14萬之眾,很快便占領了云南、貴州、湖南與四川。
康熙迅速調兵遣將,精心布局攻打吳三桂。
就在吳三桂已經占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時,他很自負地認為自己的長子吳應熊是和碩恪純長公主的夫君,朝廷自然不會為難,必定會恩養,以備將來招撫自己之用。
然而吳三桂想錯了,吳三桂起兵后,恪純公主的家人便全部被幽禁了起來。在納蘭明珠等一眾大臣的商議后,康熙直接下旨處死了吳應熊與其嫡長子吳世霖。
這一年恪純公主32歲,一下子便失去了夫君與長子。
對于恪純公主而言,打擊是極大的,不過好在還有幼子與庶子們。
康熙處死吳應熊與其長子吳世霖也起到了自己想要的作用,吳三桂得知消息后,氣得直接暈了過去、差點一命嗚呼。
恪純公主下嫁吳應熊,原本就是為了實現籠絡漢臣的意圖,恪純公主也確實起到了這個作用;而如今卻要“父債子償”,甚至是子孫來償還。
康熙也很清楚朝廷虧欠姑姑恪純公主,所以便經常下詔慰藉公主;但是事情已經成定局,恪純公主也面對喪夫喪子,只能日日在煎熬中度日。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病逝,其孫吳世璠繼位(吳世璠是吳應熊次子,應當不是恪純公主所生)。
三年后,三藩之亂徹底結束,吳世璠在云南自盡。
而康熙皇帝,也沒有放過吳應熊的幼子們,就這樣在康熙二十年恪純公主幼子與庶子們全部被朝廷處死;除了已經嫁人的女兒外,恪純公主已經無所依靠。
1704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恪純公主在孤獨中病逝,終年63歲。
歷史上真實的建寧公主,并沒有與韋小寶浪跡天涯,而是在失去夫君、所有的兒子后在凄涼的歲月中度過了30年之久,終其一生也只得到了不冷不熱的祭文而已:
因恪純公主此時膝下無子,康熙皇帝便下旨恭親王常寧的兒子海善來處理恪純公主的祭祀一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