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我從邳州回新沂,7:30在“河灣路口”上合溝公交巧遇了老同學王登峰。
老同學幾個月不見,公交偶遇,我就跟他坐到了一起,小聲寒暄幾句。
他聊起,我們兄弟仨都喜歡寫文章,寫的都不錯,尤其二哥蘭茂。
王登峰他有邳州兩個公眾號:“邳州文化網”、“邳州圖話”,說二哥經常在平臺發表文章。他一邊說,一邊打開手機給我看,并轉發了二哥最近在“邳州圖話”發的兩篇文章:《歲月記憶/生產隊“積肥造肥”那些事》、《拾糞歲月》,說他回憶性散文寫得好,接地氣,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讓人喜歡。
他還說,看了我寫的生活、社會和人生的文章,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很受教育,很受啟發。
夸獎我說,總能在現實生活中,以小見大,見微知著,提煉主題,揭示主題。說“你坐個公交車,也能寫一篇文章”,說完笑了……
兩人聊天,不知不覺10多分鐘過去,到了草橋站。我下車要轉上去新沂的車。
我又坐上了17路的車。
這車上的人不算多,我圖清靜,走到了最后排。最后排只坐一個老人,老人見我,示意讓我坐下,還小聲說:“我喜歡坐后排,它清靜!”
我們前排坐著兩個老婦人,在公交車中間走道左右各坐一個。
兩個人可能認識,她們一路聊的話題很廣:從現在農活出蒜很忙很累,到誰家男孩、女孩在大城市40多還沒訂婚、結婚,從誰在城市買房,到誰在老家蓋房……聊的聲音很大,整個車廂幾乎都聽得見。
車到“大新”時,上來一個年輕的女子,這女子就坐在了我前排的車道左邊,和一位老婦挨著坐。
左邊的老婦和右邊的老婦聊天興致未減,聊意正濃。左邊的這位老婦,個子不高,聊天時又想看到右邊的老婦,幾乎趴到了個高貌美的輕女子的懷里,讓那女子苦不堪言……
我想,你們聊天,不能換個位置嗎?不能小點聲嗎?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想起一句話說的很好,在公交車上,“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取暖的火爐,不是你一個人的獨角戲舞臺?!?/p>
在公共場所,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不是瀟灑,這是自大狂妄!
(2025年5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