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閔行區七寶鎮的“上海閔行中建一局華東總部大樓建設項目”已完成地下結構施工,正式進入地上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這座大樓計劃將作為中建一局的華東地區總部所在地,項目建成后,中建一局將根據整體戰略部署,遷入包括所屬一公司在內的多家子企業,并有計劃地設立分支機構。
據了解,它不僅是閔行區內首個“零碳建筑”,更是一座會“呼吸”的大樓。
項目位于閔行區吳寶路與滬星路交叉口,包含地下3層、地上5層,總建筑面積達2.9萬平方米,基坑深度達15.9米, 為上海地區最深“一混兩鋼”支撐形式基坑。據負責人介紹,項目在設計之初便充分整合考量了上海夏熱冬冷的氣候特征,采用了包括建筑光伏一體化、地源熱泵、高效機房、高效智能照明、智慧運維、氣候適應性設計、高性能圍護結構在內的多項技術。
“簡單來說,零碳建筑就是依靠自身節能和可再生能源,使自身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年減碳量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項目工作人員解釋道。相較于傳統建筑,零碳建筑更為健康宜居,且可大幅降低水電等能源支出。本項目建筑本體建成后,預計節能率達到40.2%,綜合節能率達到96.6%,綜合節能73萬度電/年,減碳率75.1%,節碳723噸/年,相當于植樹6.5萬株。
項目效果圖
在施工建造階段,項目同樣秉持綠色低碳理念。施工中采用通用鋁模體系,結合BIM 5D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模板設計一鍵全自動生成,讓模具能夠像積木一樣拼裝,墻面、柱子的尺寸都能夠自由調整,大幅提升效率并減少施工碳排放。此外,地下室創新應用仿生自修復防水混凝土,這種“會自愈”的混凝土,如果出現小裂隙,遇水便會自動膨脹修復,可做到防水與結構同壽命周期,減少涂料、卷材、保護層等多余工序,加快施工效率,同時降低滲漏風險。
項目效果圖
這棟大樓不僅“內芯”充滿高科技,外觀設計上也頗具特色,通過水平層疊式懸挑結構與垂直綠化系統融合的立面設計,結合階梯式景觀通廊,形成獨特的“V”形韻律符號。這一設計不僅提升建筑美感,還通過立體種植體系增強被動式節能效果,實現功能性與觀賞性的統一。
據了解,未來該項目將集綠色、科技、低碳、智能等先進建造技術于一體,整合全產業鏈優勢資源,精準對接上海及華東區域發展需求,創新央地合作模式。
屆時,中建一局華東區域總部將整合優勢資源、聚集高端人才、增強創新活力,充分發揮投資、設計、建造、運營一體化全產業鏈優勢和全生命周期超值服務優勢,精準對接閔行區域發展需求,融入閔行城市建設發展戰略,進一步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合作,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
記者:楊子杰
供稿:齊音
初審:陳依婷
復審:宋詩清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