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東川路2759弄的市民趙女士向《民情直通車》欄目反映,自家小區門口的人行通道地面破損,形成坑洼,并且無人維修,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來到該小區看到,這是一個園林式居住區,內部環境優美,但在小區大門右側的人行通道出入口,斜坡上出現了一塊明顯的破損,形成的坑洼落差,幾乎和途經的腳面持平。趙女士說,就是整塊絆腳地,前陣子讓她崴傷了腳。
趙女士回憶:“當時我正在人行通道上走,傍晚時分小區燈光很暗,看不清斜坡上的缺口,一腳踩空后崴到了腳,當時疼得都無法走路了。”
據趙女士描述,事故發生后她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表示無需賠償醫藥費,只希望盡快修復路面以保障其他居民安全,但破損的道路至今無人維修。“這個小區里居住的老人挺多的,這樣的安全隱患對老年人來說更危險。”
當安全隱患的提示未能喚起及時行動,公共服務的溫度便在這坑洼處流失。城市精細化治理不該是口號,而應化作有關部門“接訴即辦”的行動力,畢竟,衡量文明高度的標尺,往往藏在百姓腳下的方寸之間。
記者: 閔小融
編輯:岳順順
初審:陳依婷
復審:林心怡
終審:徐雷冰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