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殲-10CE戰斗機在印巴戰爭中打出六比零的驚人戰績之后,中國生產的各類武器一下子成為各國軍方和媒體關注的焦點,而事實上,殲-10CE戰斗機在中國空軍的作戰序列中只能算“下等馬”,當解放軍亮出四大殺手锏的時候,美軍司令也只能無奈承認:對華開戰只能一敗涂地。
(威克特在介紹殲-36戰斗機)
懾于殲-10CE戰斗機在印巴戰場上的表現,美國空軍第412聯隊司令威克特準將在演講中表示,若“中美之間發生沖突”,美方必須做好“加利福尼亞州部分地區”會被“夷為平地”的準備。雖然他表示,他指的主要是軍事設施,但從其言辭中已經可以品味出,如今的美國確實已經開始對中國產生了畏懼的情緒。
(殲-10CE的勝利,讓中國武器裝備成為世界的熱點)
要知道,殲-10CE戰斗機在中國空軍當前的作戰序列中,幾乎可以說是“下等馬”的存在,因為該機是單發、單座的中型戰斗機,其航程、載彈量和機載航電系統,和雙發重型的殲-15、殲-16都有較大差距,即便和殲-11B戰斗機對抗,也討不到多少便宜。而相對于殲-11B、殲-15、殲-16這些四代半戰斗機而言,中國空軍亮出的四大“殺手锏”,才是讓美國人膽寒的存在:
(“九天”無人機)
解放軍空軍的四大“殺手锏”中的第一個,就是去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過的“九天”大型無人機母機。該機采用單發渦扇發動機推進,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6噸,航程超過7000公里,最重要的是,該機的機腹部位設計有一個“異構蜂巢任務艙”結構,可以容納200架小型無人機,這樣在空中投放這些無人機,“九天”大型無人機就可以變身成為巨大的“航空母機”,從而建立自己的天空艦隊,這是以往美軍想都不敢想的武器裝備。
(2024年珠海航展中表演的殲-35戰斗機)
四大“殺手锏”中的第二個,就是我國的第二種五代隱身戰斗機——殲-35戰斗機。殲-35戰斗機雖然在去年年底剛剛定型量產,但該機著重于上艦部署,是我國第一種五代隱身的艦載戰斗機,該機一旦上艦,無疑將會大幅提升中國海軍艦載航空兵的作戰能力,特別是再配合空警-600艦載預警飛機,將會形成極為強大的作戰能力,美軍現在的F-35C戰斗機未必是殲-35的對手。
(殲-20戰斗機對美軍的殺傷力絕對夠大)
第三種“殺手锏”毫無疑問就是我國第一種五代隱身戰斗機——殲-20戰斗機。殲-20戰斗機如今已經大規模量產,并廣泛裝備解放軍各軍區的空軍部隊。對于殲-20戰斗機,美國方面的評價認為,該機的產量極有可能突破1000架,并會大規模替換解放軍現役的殲-10、殲-11等各型戰斗機,是未來20年內,中國空軍的核心主力戰斗機。關于殲-20的戰斗力,美國空軍是有切身體會的,早在2023年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上將在一次技術研討會上就曾經表示,美軍的F-35戰斗機和殲-20在西太平洋“交過手”,而且F-35顯然輸了不止一次。
(全球震驚的殲-36是第一種六代戰斗機)
除了上述已經服役和即將服役的三種飛機外,美軍最畏懼的,是去年年底剛剛試飛的中國新式六代戰斗機,因為從六代機的研發開始,中國已經完全走在了美國的前列,這讓華盛頓的高官們非常緊張。根據美國著名軍事分析媒體《1945》的報道,美軍最初規劃的對華作戰思路是,美軍派遣大量B-21戰略轟炸機進駐西太平洋上的第二島鏈基地,一旦中美爆發沖突,美軍就從遠離中國大陸的第二島鏈基地起飛B-21轟炸機,發射遠程導彈,精確轟炸中國大陸的目標。
(美軍B-21轟炸機)
美軍能夠做出這樣的戰術規劃,事實上已經說明,美軍的武器裝備技術水平已經落后,所以美軍依托落后武器裝備制定的戰術計劃才會同樣顯得落后。解放軍想要破解美軍的戰術,事實上只需要殲-36六代戰斗機即可。美國方面對成都“殲-36”戰斗機分析后認為,殲-36采用三發設計,而且體積巨大,因此不但有極高的飛行速度,還有驚人的航程,位于第二島鏈上的美國關島,都處于殲-36的作戰半徑之內,也就是說,從第二島鏈,特別是從關島起飛的B-21轟炸機在到達導彈發射陣地之前,就可能已經被殲-36戰斗機擊落!
從這個角度上看,“九天”無人機、殲-35、殲-20和殲-36四種飛機確實如同美軍所說的,是中國空軍“四大殺手锏”,而如今美軍卻沒有一種相應的武器,能夠和解放軍的“四大殺手锏”相抗衡,無論是無人機、五代戰斗機還是六代戰斗機,美軍這是自1945年以來,首次完全落后于一個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