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根據羅馬尼亞中央選舉辦公室發布的最終統計結果,親歐盟的自由派獨立候選人、布加勒斯特市長尼庫紹爾·達恩擊敗親俄、親特朗普、反歐盟的極右翼政黨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主席喬治·西米翁,在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獲勝,當選羅馬尼亞總統。
5月18日,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達恩在總統選舉第一次投票后講話
在第二輪投票中,達恩獲得超過616萬張支持票,得票率為54.13%;西米翁獲得超過533萬張支持票,得票率為45.87%。
而在第一輪投票中,西米翁卻是遙遙領先、氣勢如虹,得票率為40.96%;位列第二的達恩得票率為20.99%,位列第三的羅馬尼亞前進選舉聯盟候選人安東內斯庫得票率為20.07%。
5月4日,安東內斯庫在首都布加勒斯特一處投票站參加總統選舉投票
西米翁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率大幅領先,高出對手20個百分點,為什么在第二輪投票中卻最終落選了呢?因為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第二和第三的達恩和安東內斯庫政治立場相近,屬于同一陣營。安東內斯庫在第一輪投票中出局,原來的老二和老三的選票整合了,在第二輪投票中集中到了達恩一個人身上,得票率超過了西米翁。
達恩在第二輪投票中得票率逆襲反超西米翁,表明羅馬尼亞多數選民傾向于支持與歐盟保持一致的政策方向,反對“疑歐派”民粹主義的傾向。
達恩是一位數學家。他在學生時代,曾在1987年和1988年兩次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并取得滿分,是兩屆奧數滿分冠軍。不得不說,以前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在國際奧數比賽中成績都很優秀。
5月18日,在羅馬尼亞弗格拉什,達恩在投票站投票。圖據路透社
而西米翁是足球流氓出身。二流子出身的他,整天喊著特朗普曾經喊過的那些口號,天天招搖過市,雖然最終敗選,但也拿到了45.87%的選票。這也說明,雖然羅馬尼亞已經加入歐盟多年,但極右民粹主義在這片土地上還是有土壤、有基礎的,像西米翁這種“脫歐派”極右民粹勢力還是很兇猛的,這次選舉還是很驚險的。
5月18日,在羅馬尼亞莫戈什瓦亞,西米翁攜妻子投票。圖據路透社
大選結果出爐后,西米翁隨后發表激烈評論對選舉結果進行駁斥,聲稱自己贏得總統選舉。西米翁學特朗普學到底,是有樣學樣,不認輸,認為大選舞弊,并號召支持者抗議選舉結果。在大洋彼岸,美國副總統詹姆斯·萬斯也發推文,認為選舉舞弊。
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長達半年多的這場羅馬尼亞“馬拉松”大選的過程。
2024年11月,羅馬尼亞總統選舉拉開大幕,親俄、反歐盟的極右翼民粹主義獨立候選人克林·杰奧爾杰斯庫異軍突起,在首輪投票中得票位列第一。杰奧爾杰斯庫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法西斯統治者揚·安東內斯庫不乏溢美之詞,你就能看出這個人是個什么貨色。
2024年11月26日在羅馬尼亞伊茲沃拉尼村拍攝的克林·杰奧爾杰斯庫。
2024年12月,羅馬尼亞憲法法院以杰奧爾杰斯庫“受益于非法競選活動”為由取消選舉結果。羅馬尼亞情報機構在先前公布的文件中指認俄羅斯方面涉嫌“干預”選舉,杰奧爾杰斯庫選情受社交媒體“異常抬升”。憲法法院依據上述文件認定,取消選舉結果是為確保“正確性和合法性”。
今年3月9日,羅馬尼亞中央選舉委員會拒絕杰奧爾杰斯庫重新提交的競選申請,否決了杰奧爾杰斯庫參加5月總統選舉的資格,理由是他在去年11月選舉時未遵守投票規則,且被舉報違反反極端主義法律。杰奧爾杰斯庫已被控謊報競選資金信息、加入法西斯組織等6項罪名,眼下接受刑事調查。
大洋彼岸的美國特朗普政府深度干預了這次羅馬尼亞大選。今年2月,美國副總統萬斯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時,批評羅馬尼亞依據“站不住腳”的情報、屈從于其他歐洲國家壓力作出取消選舉結果的決定。特朗普的大紅人、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也痛批羅方,稱其拒絕杰奧爾杰斯庫參選的決定“瘋狂”且“愚蠢”。尤其是馬斯克,上下其手、上躥下跳,深度插手羅馬尼亞大選,不顧羅馬尼亞社會各方面的譴責,支持杰奧爾杰斯庫,聲稱“只有杰奧爾杰斯庫才能救羅馬尼亞”。在馬斯克的煽動之下,羅馬尼亞立刻就亂了。本來杰奧爾杰斯庫已經被法院判決選舉無效,杰奧爾杰斯庫的支持者們都已經消停了。結果1月中旬,馬斯克一發聲,5萬多名杰奧爾杰斯庫的支持者在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了大規模示威游行,還舉著新納粹組織“鐵衛軍”的標志和旗幟,表現得非常狂熱、亢奮。
美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
杰奧爾杰斯庫遭“封殺”后,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和另一極端保守黨派青年黨宣布結盟,由前者黨首西米翁代表兩黨參加總統選舉。結果,西米翁在大選中鎩羽而歸。
奧數冠軍擊敗足球流氓。這次羅馬尼亞大選結果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羅馬尼亞主流民意仍然趨于理性、健康、擁抱歐盟,民主戰勝了民粹。但西米翁仍然獲得45.87%的選票,說明極右民粹主義在羅馬尼亞仍然有不小的民眾基礎。而羅馬尼亞為什么會有多達四成以上的選民支持極右翼民粹主義者呢?因為羅馬尼亞曾經長期被極左統治過。冷戰時期的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即使在當時的東歐陣營內,都是相當左傾的。而昔日越是有極左傳統的地方,今天就越容易滋生極右的土壤。因為極左和極右是殊途同歸,都崇尚民粹。我在今年2月的公眾號文章《德國大選讓全世界松了一口氣,希望歐洲今后真的支棱起來》中,分析過類似的問題。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在原西德地區幾乎沒有什么市場;而支持者主要集中在原東德地區,也是這個原因。
羅馬尼亞前總統齊奧塞斯庫。
2025年德國大選選情圖:黑色是聯盟黨基本盤,藍色是選擇黨基本盤
接下來,還有兩個歐洲國家的大選值得關注。
一個是波蘭總統選舉。
波蘭實行總統、總理雙領導制。總統、總理的權力是平行的。總統、總理都擁有實權。而現在又是俄烏局勢的關鍵時刻,波蘭又是與烏克蘭相鄰的“前線國家”。所以,波蘭的這次總統選舉也令人矚目。
5月8日波蘭首都華沙的無名烈士墓,紀念二戰歐洲戰場勝利80周年。
5月18日,波蘭舉行總統選舉。出口民調顯示,沒有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選票,得票率領先的親歐盟自由派政治家、公民聯盟候選人、華沙市長恰斯科夫斯基和右翼保守派獨立候選人納夫羅茨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在第一輪選舉中,在13名候選人中,恰斯科夫斯基獲得30.8%的選票,排名第一;納夫羅茨基得票率為29.1%,位列第二;得票第三名的門茨、第四名的布勞恩是倆“川粉”,他們的得票率分別為15.4%和6.2%,在第一輪投票中都被淘汰了。但第二輪投票的情況,就跟羅馬尼亞剛好相反。羅馬尼亞是得票第二和第三的兩個候選人都是親歐盟的自由派,兩人的支持者相加超過了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第一的“川粉”西米翁。而波蘭的情況剛好顛倒過來,在第一輪投票中被淘汰的兩個“川粉”,這兩人的支持者如果都投票給在第一輪投票中排名第二的右翼保守派納夫羅茨基,那么,納夫羅茨基就有翻盤的可能,贏得總統選舉。選情將非常激烈。所以,波蘭這次總統選舉,我們先暫且留下懸念,且看這次能否擊退極右的浪潮。
5月8日,人們在波蘭首都華沙的無名烈士墓參加紀念勝利日活動。
另一個是葡萄牙議會選舉。
5月18日,葡萄牙舉行議會選舉。由葡萄牙現任總理蒙特內格羅領導的民主聯盟獲得最多席位,但未獲議會絕對多數所需的116席,無法單獨組建政府。
根據葡萄牙內政部公布的統計結果,中右翼的民主聯盟得票率為32.1%,將獲得86個席位;中左翼的社會黨得票率為23.38%,將獲得58個席位;極右翼政黨“夠了”黨得票率為22.56%,將獲得58個席位。
非常令人震驚的是,極右翼政黨在葡萄牙大選中異軍突起,獲得了歷史性突破,拿下了22.56%的選票,得票率幾乎逼平傳統左翼政黨社會黨,變成議會的并列第二大黨。極右翼勢力來勢洶洶,極右翼政黨在這次葡萄牙大選中的崛起,打破了左右翼兩大傳統主流執政黨輪流執政的傳統格局。“夠了”黨是本次選舉的最大贏家。這意味著葡萄牙極右翼勢力已躋身主流政治舞臺。
2024年4月2日,葡萄牙總理蒙特內格羅在新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上講話
自從今年2月德國大選之后,形形色色的“小特朗普”在西方各國大選中屢屢碰壁,民主總體上戰勝了民粹。當然,加拿大、澳大利亞兩國的右翼保守派政黨沒有那么極端。加拿大的普瓦列夫爾、澳大利亞的達頓,對特朗普有些小模仿,而且達頓對特朗普的模仿比普瓦列夫爾要更多一些,但都沒那么極端,嚴格地說算不上“川粉”,仍屬于正常的中右翼保守派主流政黨,還沒有到極右翼民粹主義的地步。現在,由于“逆向特朗普效應”的發威,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羅馬尼亞、葡萄牙這些西方國家的大選結果均已塵埃落定,右翼保守勢力均止步于登頂之前。下面,就看波蘭能不能守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