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代理局長特雷莎·羅賓斯近期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聽證會上披露,美國計劃于5月底開始批量生產最新型號的B61-13核彈,相比原計劃提前近一年。
她說,全面生產預計將在2025財年晚些時候開始。
她補充說,該核彈“將為總統提供針對某些更困難和大面積軍事目標的額外選擇,加強了威懾和保障”。
據報道,生產B61-13核炸彈的決定是由拜登政府于2023年作出的,該型號導彈主要作為B61-7核炸彈的替代品。此前,美國計劃用B61-12代替B61-7、B61-3和B61-4。B61是美國服役時間最長的一個核炸彈系列。
美國能源部官網截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指出,B61-13融合了與B61-12相同的現代安全、安保和精度功能,二者之間的最大區別在于當量。
B61-13核彈是在B61-7核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針對地下大型軍事設施的精確打擊能力和摧毀能力有所提升。
與美軍此前裝備的B61-12核彈相比,B61-13算是大威力的核武器,據稱可能會超過36萬噸TNT的當量水平。
美國高調展示B61-13,是在炫耀最新的“核大棒”。預計B61-13將由美國空軍現役的B-2A“幽靈”隱身轟炸機攜帶,未來也會配備在B-21“突襲者”隱身轟炸機上。
美國軍事網站“戰區”報道截圖
關于B61-13核彈,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曾介紹稱,其破壞力是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當量的21倍。
魏東旭進一步分析指出,美國提前一年開始制造B61-13核彈,有兩個原因。
第一,B61-13不是從零起步,更像是對原有核武器進行現代化的升級和改進,對美國軍工企業而言難度不大。
第二,該計劃提前可能與美國急需更新現有的核訛詐工具有關。不排除美國試圖利用隱身轟炸機與新式核彈,針對一些防御能力較為薄弱的國家進行核恐嚇和核威脅,試圖迫使他們在重大問題上對美國作出讓步。
今年1月,華盛頓開始在美軍駐歐洲一些基地部署這款核彈的較早一版改進型——B61-12。
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內,他單方面退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987年《中程導彈條約》,理由是俄羅斯不遵守該條約。莫斯科譴責了他的這個舉動,并否認了相關指控。
2024年,在特朗普的前任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導彈對俄羅斯進行遠程跨境打擊后,莫斯科修改了核政策,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根據新的核政策,任何無核國家在有核國家的支持下對俄羅斯發起的攻擊,都將被視為這兩個國家對俄羅斯的聯合攻擊。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有權使用核武器對相關國家進行報復。
編輯|金冥羽 杜波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總臺環球資訊廣播、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