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菲律賓通訊社近期報道,菲律賓選舉委員會當天正式宣布了12位參議員當選名單。新當選的參議員預計于6月底就職,任期至2031年。菲媒分析認為,中期選舉結果為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帶來“意外的提振”,同時也為馬科斯政府帶來打擊。
杜特爾特(資料圖)
同期舉行的地方政府選舉中,杜特爾特更是以壓倒性優勢贏得達沃市市長一職。盡管因在禁毒運動中涉嫌危害人類罪被國際刑事法院(ICC)拘留在11000多公里外的荷蘭海牙,他依舊贏下超過66萬張選票。結果公布后,有人在社交平臺留言道:“恭喜,Tatay D(父親杜特爾特)!讓我們將他帶回家吧。”此次勝選距離杜特爾特被拘留已過去兩個月。他的長女、菲律賓副總統莎拉表示,她正與律師討論如何讓父親在監獄里宣誓就任達沃市市長。根據菲律賓選舉法,候選人被捕不會導致其失去參選資格,除非他們已被定罪并用盡所有上訴。
馬科斯執政三年以來,支持率持續下滑,家族影響力也受到沖擊。核心原因在于經濟民生問題未能有效解決,尤其是大米價格飛漲等基本生活物資的負擔,直接動搖了底層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要知道,在菲律賓這樣的農業國家,糧食價格直接關系到社會穩定。如果馬科斯政府短期內無法扭轉經濟頹勢,其政治根基可能進一步松動。而與中國改善關系,或許是一條捷徑——通過加強經貿合作,引入投資或穩定供應鏈,既能緩解通脹壓力,又能為民生項目爭取資源。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政府辦公室內部文件顯示,其幕僚曾預估對杜特爾特的司法打擊能分流至少30%地方選票,但最終結果比最悲觀的預測還低40個百分點。馬尼拉大學政治系教授卡洛斯·雷耶斯在電視辯論中直言:“當總統試圖用華盛頓的衛星視角制定政策時,菲律賓人正用胃和錢包投票。 ”他曬出一組對比數據:杜特爾特時期中菲貿易額年均增長11.7%,而馬科斯執政兩年間該數字驟降至1.2%。政府承諾的20個美國援助基建項目,竟有14個因土地征用糾紛陷入停滯。在菲律賓第二大島棉蘭老,中國承建的薩馬爾島-達沃市跨海大橋工地成了熱門打卡點。
杜特爾特家族的逆襲,寫在每個達沃市民的賬單上。 在通貨膨脹率飆至12%的菲律賓,達沃的米價卻比馬尼拉低20%。 這要歸功于杜特爾特執政時與中國簽訂的《大米緊急進口協議》——即便身陷囹圄,他仍然遙控著與中國企業的糧食專供渠道。馬科斯的“軍事秀”同樣成了笑話。 耗資1.2億美元的“肩并肩”美菲軍演期間,總統特意登上美軍航母擺拍。 但漁民協會統計顯示,軍演導致蘇祿海600艘漁船停運,直接損失超800萬美元。 “總統的航母照片能換魚嗎? ”船長托雷斯在漁港抗議時,手里舉著杜特爾特時期的中菲漁業合作文件。杜特爾特牢房里的生活,被團隊精心打造成“網紅日常”。
馬科斯(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傳統基金會近日發布報告指出,菲律賓地方政治家族在重大選舉中的實際影響力仍被外界低估,這種政治生態的延續性可能超出短期選舉結果的表象。原本劍拔弩張的雙方在選舉前最后兩周都降低了攻擊調門。馬科斯在出席商業論壇時強調"政治穩定是吸引外資的關鍵",莎拉·杜特爾特則連續視察了三個遭受臺風襲擊的省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