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絕對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重要一年,這是任務,是目標,那么2025年房地產能實現趨穩嗎?目前來看,全國全面回暖很難,頂多會局部趨穩。
5月21日,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目前一二線城市出現企穩跡象,但三四線城市受庫存高企、需求不足影響,調整周期延長。房地產市場今年有望逐步趨穩,但正式趨穩或將要到2026年。
在朱海斌看來,相比日本,中國的房地產方面的問題,對于家庭部門有影響,但影響比日本當年更溫和一點。在企業層面,企業對地產直接的問題其實整體遠遠沒有當年日本那么明顯。
預計2025年新房銷售、開工等指標會同比下滑,不過這些指標預計在2026年能筑底回穩。在這個過程中,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會出現分化狀態。
這一點,從各級城市能看出來,一線城市過去的幾個月平均都表現較好,有逐步恢復的趨勢,一二三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市場同比還在下降,但整體看,都在降幅收窄,均在積極改善。
尤其是隨著新房市場的政策調整,新房帶動二手房交易循環加速,即置換需求開始加速,這將對二手房價格止跌回穩有積極效果。
其實不止是摩根大通,多家機構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基本一致,都表示可能會在明年真正趨穩,但短期內壓力較大。所以,還是要有點耐心,也要有信心,讓房地產市場自我修復,多給點時間。
前段時間提出“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我覺得不僅意味著國家對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市場有所恢復做了一個客觀判斷,取得了一定成績,又意味著當前市場要想全面恢復仍需努力,道出了當前市場的壓力。市場仍需要政策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穩定態勢。
相信接下來,無論是宏觀政策上,還是具體的微觀政策上,都將持續加碼,適時推出面向剛需和改善購房者的政策,降低大家的買房成本。降門檻我就不多說了,因為我怕誤導大家,畢竟今天這樣的市場不能貿然進入,其實門檻已經足夠低。
當務之急,是宏觀經濟大盤的穩定,與房地產恢復形成良性循環,政策是要有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老百姓的信心和收入的增長,這才是最實際的。
如果按照全國房地產明年趨穩,那么最快的話如果有城市是率先回暖,一定是高能級城市,比如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等。
就拿北京來說,1-4月,北京多項房地產數據處于增長狀態。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32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8%。4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微漲0.1%。
尤其是改善型需求對市場支撐度較高,當然剛需市場觀望情緒仍然較重,這也是市場分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整體來看,北京房地產市場在政策持續托底與供需結構優化等推動下市場逐步回穩,呈現“結構性回穩”特征,但尚未全面復蘇,就更不用說全國全面復蘇了。
料定接下來,無論是北京還是各地,各種利好政策會接踵而來,很多人都在等著北京限制性政策調整,五環外逐步松綁甚至取消限制不是沒有可能,或者多孩家庭給點購房指標,或者放開高價改善房。總之,劇外的需求還有待被吸納,否則樓市回暖很難持續性進行下去。
但是,也沒必要指望放開限制就能讓房價怎樣,不要再幻想了,放開是讓房地產市場穩住,回到過去既不是目的,也不可能實現。除了政策方面,那就是產品方面在調整,正以更高的標準來打造產品,“好房子”也逐漸成為購房者口中的高頻詞匯。這就是未來打開改善需求的突破口。北京樓市乃至全國需要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促進樓市全面進入筑底回穩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