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2日),“統戰濃情迎端午 騎跡入格啟新篇”暨“我們的節日·端午”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在北新涇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辦。活動中,北新涇街道西網格治理委員會“騎跡治理”小分隊正式成立。
組建全新隊伍
拓展基層治理路徑,實現雙向賦能
該治理小分隊是北新涇街道西網格拓展基層治理的新路徑,積極發揮騎手“移動探頭”優勢,構建“送餐/送快遞+巡查”雙職能模式,旨在實現社區問題的實時發現和快速處置。來自餓了么、順豐、美團的三位外賣員、快遞員成為首批成員,杜永輝作為小分隊代表分享了助力社區治理的技巧和心得。
“85后”杜永輝負責新涇八村為老助餐配送工作,熱心的他總會在日常工作中,順手將亂停的非機動車移動至停車點,主動為送餐老人扔垃圾,勸導居民切勿在樓道堆物。遇到其他問題,他會及時聯系西網格專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做到“隨手拍,隨時報”。
“一開始有些人不理解,覺得我多管閑事,但時間久了,也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贊揚,現在會有居民主動和我一起整理車輛,大家感激的笑容讓我心里覺得很溫暖。”杜永輝介紹,不久前的一件事更加讓他堅定繼續“做小事”的決心,也使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那天,杜永輝給一位獨居老人送餐,發現窗戶冒煙了,急忙敲開門,原來是老人離開灶臺忘記關火,鍋里的東西燒糊了。幸好及時開窗通風,老人沒有受到影響。
“我老家在河北,在北新涇工作6年,這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治理好社區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特別榮幸能加入小分隊。今后我會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心觀察、服務,貢獻更多力量。”杜永輝說。
他的真摯分享得到了小分隊其他成員的共鳴。“送快遞很多年,和居民都很熟悉了,對社區樓棟情況比較了解,隨手幫忙已經習以為常了。”順豐快遞員小趙介紹。“有次我的外賣電瓶車壞了,維修店的老板說周邊護欄不便卸貨,居民來買東西也要繞遠路,就和網格反饋,現在已經在協調新增護欄出入口了。”美團小哥小張表示。
北新涇街道聯新第三黨支部書記蔡菁介紹,“2024年10月,我們推出了聯新服務卡,方便新就業群體獲取組織關系轉接、生活服務等系列服務,并及時與黨支部聯系。這段時間以來,收到了不錯的反響,也凝聚了大批‘流動哨兵’。小分隊的成立,將進一步增強治理能級,既能讓騎手獲得尊重認同、提升職業價值感,也能讓社區擴充治理力量、提升服務效能,還能讓居民享受更安全便利的居住環境。”
北新涇街道西網格網格長陸鴻對小分隊提出期望和寄語,“城市的發展與繁榮,離不開新就業群體的貢獻,你們都是社區的一份子。在黨建引領的‘多格合一’工作機制下,相信我們能夠通過共同努力,構建協同高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提升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
開展溫馨節日活動
建立情感聯結,提升歸屬感和獲得感
當天,新就業群體、環衛工人、沿街商戶、社區居民、學生、統戰成員等50余人共聚一堂,提前感受端午節日氛圍,體驗文化魅力,傳遞社區溫暖情誼。
活動伊始,《巍峨祖國,壯志長歌》主題詩朗誦,點燃現場氛圍。特邀專業講師結合小故事生動講述了屈原精神與端午習俗,并開展了有趣的有獎知識問答。在趣味橫生的香囊DIY環節,大家體驗了手工樂趣,親手制作出了造型各異、香氣撲鼻的香囊掛件,了解其驅邪避疫的寓意。
“套我鴨”套圈游戲中,一只只造型可愛、憨態可掬的玩具鴨被整齊地排列在地上,萌萌的模樣吸引大家一試身手,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投壺游戲中,參與者屏氣凝神,全神貫注地瞄準壺口,小心翼翼地將箭矢投入壺中,每每入壺,一旁便響起熱烈的掌聲。
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將自己親手制作的香囊送到還在崗的外賣員和環衛工人的手中。外賣員則將香囊送至西網格轄區高齡獨居老人的家中,讓他們足不出戶也能感受節日氣氛。
北新涇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以端午文化為載體,通過傳統節日與現代治理的創新融合,營造多方參與、多點互動、多重體驗的活動氛圍,賦予基層治理溫情內涵,建立情感聯結,增強各方群體的“社區主人翁”意識。街道將培育共建共享新生態,打造可復制的“傳統文化+社會治理”樣板,促進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共建。
部分圖片來源于北新涇街道
撰稿/攝影:李嵩楠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