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綜合俄羅斯媒體近期報道,俄總統普京闡述該國特別軍事行動“合理結局”四大目標。與此同時,俄美雙方通話釋放積極信號。“千人對千人”戰俘交換籌備進行時,前線戰事未歇。俄烏雙方在外交談判與軍事對抗的雙軌博弈中持續角力,沖突局勢仍陷僵持。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當前俄羅斯擁有了足夠的力量和手段,能夠將始于2022年的特別軍事行動推進至符合俄羅斯需要的合理結局。普京認為,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需要達成的結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即:消除引發這場危機的根源;創造實現持久穩定和平的條件;保障俄羅斯國家的安全;維護那些把俄語視為母語,把俄羅斯視為祖國的人民的權益。2022年2月24日,因北約東擴及頓巴斯沖突,俄羅斯宣布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俄烏沖突正式爆發。
5月18日,普京接受俄媒采訪時首次系統闡述特別軍事行動“合理結局”四大目標。 前三個聽著像外交辭令:消除沖突根源、實現長期和平、保障國家安全。 但第四個目標直接撕破臉皮,要保護所有俄語人群權益。面對普京的談判攻勢,澤連斯基搞了個“反殺”,要求俄軍先停火30天。 這招看著聰明實則要命:停火期間西方軍援就能暢通無阻運進來,烏軍還能重整防線。 但普京一眼識破,反手在赫爾松方向發動猛攻。 現在烏軍最精銳的第93機械化旅被切成三段,旅長帶著指揮部躲進地下車庫發求救信號,俄軍無人機卻在天上直播追剿。烏克蘭國庫只剩23億美元,還不夠發兩個月軍餉。
c
普京(資料圖)
2025年5月18日,莫斯科春寒料峭。在克里姆林宮的一場記者會上,當普京緩緩吐出他對“特別軍事行動”的第四個目標時,現場一度陷入短暫的沉默。這不是因為技術問題,也不是翻譯滯后,而是因為這個目標太過刺耳,它的分量足以改變整個戰局的走向。前三個目標,聽起來無非是政治辭令的舊瓶新酒,但第四個——“維護那些把俄語視為母語,把俄羅斯視為祖國的人民的權益”——卻像一把利刃,精準地刺向了烏克蘭的政治神經,也敲響了歐盟戰略防線的警鐘。與此美國國內也傳來不妙的風聲。特朗普與魯比奧幾乎同時放出狠話:若俄方不在談判中讓步,美國將對其實施“強有力的制裁”。這句話背后,是美國鷹派重新掌握敘事主控權的信號。
在這樣的情況下,普京也不得不公開發聲了。5月18日,記者問他特別軍事行動的結果要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普京提到的四個目標。看這四個目標的具體內容,前面三個倒是挺合理的,然而最后一個,他敢開口說,歐烏可未必敢接著聽。普京提到的前三個目標是:消除危機的根源;創造可實現持久穩定和平的條件;保障俄羅斯的安全。這三項他之前就提過,盡管聽上去有點虛,解釋權也完全掌握在他手中,但整體看來還算是容易達成的。
普京(資料圖)
普京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敢明確提出這樣的目標。從某種程度上說,各方勢力的相互牽制,給俄羅斯留出了周旋的空間。不過說到底,中國一直主張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不希望沖突持續。至于美歐烏接下來會如何應對普京提出的目標,這場沖突還會怎么發展,誰也說不準,只能繼續關注局勢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