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縣文廣旅局宣傳推廣股策劃,汝陽縣人民文化館、汝陽縣龍鄉剪紙協會共同承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遇“剪”汝陽·非遺剪紙展,在柏樹鎮中心小學拉開帷幕。
活動以“傳承非遺文化,守護指尖藝術”為主題,集中展出了50余件以汝陽恐龍、前坪水庫、西泰山紅杜鵑等本土自然人文景觀為靈感的剪紙作品,吸引了全校500余名師生參與體驗。
當天,展覽在學校多功能教室正式啟動。一幅長6米的《西泰山勝景》剪紙作品尤為引人注目——紅杜鵑與山川河流交疊,線條細膩流暢,引得師生連連驚嘆。非遺剪紙傳承人趙殿偉現場演示剪紙技法,從折疊紙張到落剪成型,短短幾分鐘,一只栩栩如生的“剪紙恐龍”躍然手中。“剪紙不僅是手藝,更是講好家鄉故事的方式。”趙殿偉感慨道。
活動中,學生們在剪紙老師指導下體驗了剪紙創作。六年級學生李昊明興奮地展示了自己的“恐龍剪影”:“以前只在課本上看過非遺,今天才知道剪紙里藏著這么多學問。”校方還特別設置了互動展區,師生可近距離觀察《汝陽恐龍圖》《前坪水庫》《皮定軍司令部舊址》等作品,并通過問答環節了解剪紙背后的文化典故。
柏樹鎮中心小學校長張延敏表示:“將非遺融入課堂,能讓孩子們從‘旁觀者’變成‘傳承者’。”據悉,汝陽縣近年來持續推進非遺進校園活動,此次剪紙展是“一校一非遺”計劃的首站。下一步,汝陽縣計劃將展覽推廣至全縣中小學,并建立“非遺傳承進校園”常態化文化保護機制。汝陽縣文廣旅局宣傳推廣股股長趙曉平介紹。
活動結束時,師生們手持自創的剪紙作品合影,五彩紙屑隨風飄動,為校園增添了一抹靈動。這場“剪刀下的文化課”,不僅讓非遺技藝扎根童心,更悄然播下了守護傳統的種子。(王康回 李豫峰)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