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2日訊 日前,濟南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萊蕪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走進萊蕪區香腸行業協會,開展“以案說法 服務企業”普法宣講活動,旨在進一步指導規范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活動中,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介紹了目前正在開展的打擊肉類產品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聚焦食品安全及知識產權領域法律法規及典型案例進行講解。通過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詳細剖析菌落總數超標、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篡改產品生產日期等違法行為的法律后果,深入分析違法行為產生的原因,詳細指導企業如何排查風險隱患,讓企業對違法行為“不能干”、合法行為“如何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針對食品行業商標侵權、仿冒混淆等問題,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以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圍繞知識產權基本概念、商標侵權行為認定等內容,向企業普及有關法律法規,強調品牌保護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并為企業提供正確使用商標、有效規避侵權風險以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實用建議。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與企業代表就新修訂的《食品標識管理辦法》及企業生產經營難點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耐心解答企業在食品配料表標簽標注等方面的疑問,并提醒企業要規范庫存管理,及時清理臨期產品,留存好銷毀記錄,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這場活動非常有意義。”一家香腸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在課后交流時談到,“特別是執法人員提出的合規建議,對我們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防范經營風險很有幫助。”
每一場“以案說法”活動,都是濟南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實際需求量身定制的法治課堂,這種既“精準號脈”,又“對癥開方”的普法方式,讓企業深刻認識到合規經營的重要性,有效提升法律風險防范意識與應對能力,促使其在市場競爭中穩健前行,推動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董潔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