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東營市深入貫徹落實“數字人社”建設部署要求,綜合運用AI大模型、區塊鏈、RPA等前沿技術,創新構建“數智社保”服務體系,實現從“線下跑腿”向“云端智辦”的跨越。
打造智能精算模型,破解參保擴面難題
東營市人社局直面傳統參保宣傳覆蓋面不足、數據分散等難題,創新打造智慧數據中樞,打通公安、網格、稅務、市場監管、衛健、民政、醫保、教育等12個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匯聚3143萬條基礎數據,為精準擴面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創新應用精準擴面大模型算法,引入DeepSeek大模型作為新質動力引擎,精準“掃描”各部門關聯基礎數據,細致“畫像”全市各險種參保情況,快速自動識別未參保、斷保人群特征,精準定位擴面人群。根據不同參保情況智能測算待遇領取情況,結合群眾實際情況及心理預期生成個性化參保方案,不斷增強政策宣傳解讀針對性,為群眾提供精準化參保服務,積極引導群眾應繳盡繳、多繳多得、長繳多得。2024年底,全市參保覆蓋率已提升至98.7%,城鄉居民選擇1000元以上繳費檔次的比例較2023年提高5個百分點。
今年年初,東營市根據擴面提質大模型分析測算結果,選定符合政策人群較集中的墾利區墾利街道東張村進行政策宣講,借助養老待遇智能測算模型,當場進行350元、500元、1000元、8000元等不同繳費檔次的領取養老待遇測算,用直觀的數字吸引群眾參保繳費。58歲的劉女士看到1000元繳費檔次的待遇測算結果后很開心,“這么一算自己交的錢5年內就可以領回來,之后都是純賺了,還是國家政策好呀。”
構建數智社保體系,重塑便民服務模式
為滿足社保經辦數智化需求,東營市人社局積極推動1個數據中心、3個數據平臺、3個基礎庫、N個創新應用、3大保障體系建設,構建“133N3”數智社保體系,以算力換人力,以數字化轉型替代低風險人工日常經辦,構建智能、高效、便捷的經辦新格局。
數據資源中心利用大數據全棧技術,匯聚形成數據池,夯實數據基礎;3個數據平臺(數據治理平臺、數據共享平臺、數據分析平臺)涵蓋數據采集、融合、治理、標準化、存儲“全鏈條”,實現多層次、多維度數據交叉比對分析,提供數據支撐;3個基礎庫(政策規范文件體系庫、業務規范標準體系庫、電子檔案體系庫)明確業務環節,把牢標準規范,理順邏輯架構;N個創新應用,結合業務實際,理清業務特點,豐富應用場景;3大保障體系(安全保障、標準規范、運營運維),加強安全監管,筑牢安全保障。
目前,東營市已實現RPA社保“數字員工”26項高頻業務自動化處理、工傷保險一體化輔助、語音智能問答、自動生成統計報告等多項智能應用。其中,工傷保險一體化輔助,通過AI電子病歷智能分析,將勞動能力鑒定平均辦理時間從20天壓縮至7天。
今年年初,廣饒縣某建筑公司職工張某因工作被重物砸傷后,按規定提交勞動能力鑒定材料,當月便完成了現場鑒定。他驚喜的表示,“有工友前年受傷后鑒定勞動能力足足兩個月才走完流程,現在僅一個月所有事就辦完了,真是方便我們打工人。”
創新12333語音助手,升級社會服務體驗
針對12333熱線咨詢量逐年遞增、接線員問題檢索慢、回答不準確、接聽時間長的問題,東營市創新打造12333“智聲通”政務語音輔助平臺,在群眾咨詢對話過程中智能識別問題要點,為咨詢員實時提供政策依據和回答參考等智能提示,推動熱線服務從“接得住、答得上”向“接得準、答得暖”轉型。
在技術架構方面,平臺采用“DeepSeek+通義千問”雙引擎架構,深度融合語音識別、動態知識圖譜等先進技術,構建起一個覆蓋2000+業務節點的知識圖譜,且達到了“毫秒響應、精準關聯”的效果。從功能作用來看,借助多模態信息提取技術,平臺能夠精準識別民生熱點,靈敏感知民生需求的發展態勢,有力推動社保服務精準發力,輔助社保事業發展決策。在服務流程上,平臺通過“語義理解-知識匹配-智能推送”三階處理機制,并運用“無感知識推送”技術,打造出涵蓋語音識別、語義解析、智能搜索、智能總結、輔助決策、知識沉淀等環節的全流程閉環服務。
目前,東營市12333熱線來電平均接聽時長縮短52.7%,日均服務能力提升100%。來電等待時長從273秒縮短至28秒。此外,創新“視頻導辦”模式,實現社保卡申領等89項業務“屏對屏”辦理,群眾滿意度達99.1%。
完善智能風險管控,筑牢社保安全防線
東營市創新構建起數智化風險防控體系,堅決守牢群眾的每一分“養老錢”“救命錢”。
智能風險防控,將477條業務風控規則巧妙地嵌入到智能系統之中,借助智能化的監測與分析功能,實時捕捉業務風險,迅速發出預警,及時推動整改,提升業務規范性,讓風險防控更高效主動。智能分析預測,基于社保數據資源中心多源數據,結合DeepSeek大語言模型搭建動態分析模型,實現跨險種、跨部門的數據融合分析,運用人工智能算法智能預測養老金支付壓力、工傷風險趨勢等,助力科學決策。智能可視化監測,打造社保業務全景駕駛艙,借助大模型出色的分析能力,對數據分析平臺涵蓋的業務運行、風險防控、決策支持等五大主題進行有機整合,通過動態大屏實時展示參保率、基金結余、違規預警等核心指標,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掌握整體態勢。數據安全智能防護,對核心數據分類分級,針對高敏感數據采取加密存儲與動態脫敏雙重防護,嚴格按“最小必須”原則提供數據,同時強化各環節安全要求,智能化保障數據安全并釋放紅利。綜合智能安全保障,建立網絡安全監測預警系統排查隱患,構建數字孿生攻防演練平臺,組織開展實戰演練,利用智能巡檢機器人每日完成300余項安全指標的掃描,形成“智能感知-動態防護-應急處置”的閉環管理機制,從多維度、全流程強化安全保障,全方位筑牢社保數字化轉型的安全防線,助力社保事業在數字化道路上穩健前行。
東營市將持續聚焦群眾對于社保服務提出的新需求、新期待,深入拓展大模型在政策仿真、基金預測等具體場景的應用,持續豐富民生智能服務場景,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更多人享受到數字技術帶來的便利,逐步構建起服務均等化、業務數字化、經辦智能化的發展新格局。(大眾新聞記者 崔立慧 通訊員 徐朋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