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玩過或者聽說過卡牌游戲。
這類游戲的核心機制涉及收集、合成、升級卡牌,并通過策略構建牌組進行對戰或完成任務。代表作比如暴雪的《爐石傳說》、風靡全世界的《游戲王》還有國產的《陰陽師》等。
通過卡牌的等級標注,可以分辨一張牌的稀有程度,這通常和游戲中的戰斗力和游戲外實體價值直接關聯。
2023年,一張《萬智牌》初版“黑蓮花”曾以約350萬人民幣拍賣。
“抽卡”是卡牌游戲方的核心收入來源,除了昂貴的SSR(極其稀有)等級外,還有從N(普通)起始的許多個等級。
當然,今天我想講的肯定不是游戲。
2025年5月19日晚,有一位叫朱宏鑫的9歲男孩在杭州智力運動學校附近高樓跳樓身亡。事發當天,他在“明仕杯”比賽中雖獲小組第一,但因輸掉一局,再次遭父親當眾毆打,當晚選擇輕生。
根據媒體報道,朱宏鑫7歲時曾以九戰全勝的成績獲得“渾南杯”全國少兒圍棋公開賽幼兒組冠軍,被視為圍棋界“潛力新星”,9歲成為業余六段選手。其父被指將孩子工具化追求競技成就,信奉“棍棒教育”。
這里需要插一句話,圍棋段位從初始步入課程的“級”開始攀升,然后是“段”。業余段位從1至7,需要贏得全國業余圍棋比賽冠軍。而職業段位是另一個階梯,最高九段世界冠軍,我們國內最為熟知的有聶衛平和柯潔。
針對此事,5月21日,福建省圍棋協會工作人員表示:“孩子當晚受了刺激跳樓自殺了,這是很突然的事情,而且他人在杭州學棋。他是個不錯的苗子,但是談不上是天才。”
因為我的孩子與受害者的年齡相仿,也在學習圍棋,孩子學校里的授課老師黑板墻上我看到過最高級的不過是業余5段。
9歲的業余六段少年“是個不錯的苗子,但是談不上天才”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我問AI怎么定義圍棋天才,得到的答復是:
真正的圍棋天才往往在12歲前定段,并在15歲前沖擊世界大賽,如柯潔、仲邑堇等;曹薰鉉在10歲以下入段被認為是極難打破的紀錄,能在此年齡段晉升職業段位或在國際賽事中嶄露頭角,會被認為是天才。
我想他X的問一句,朱同學算不算天才,是不是、最起碼、得活到,10歲、12歲???
為什么會有這種家長,自己的出生是一張N卡極其普通,自己的地位是一張N卡混吃等死,卻希望自己抽到SSR極為罕見的孩子,卻希望自己擁有SSR極為昂貴的財富?
就在4月,遼寧16歲信息學奧賽銀牌選手因學業壓力跳樓才剛引起大家惋惜,5月份就傳來再次類似的消息,除了難過,我不知道還能如何形容我的心情。
有時候我真的希望這些惡魔別想著求神拜佛保佑自己飛黃騰達孩子光宗耀祖,有這些幻想的精力,不如去問問孩子真的喜歡什么想要什么,去看看當下孩子們讀書的氛圍,去感受下這個社會有多畸形。
為人父母,沒有權力去對孩子耀武揚威,因為在出生前,你從來沒問過TA:咱家就這個條件,你還愿意來到世上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