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圍棋行業的從業者們經常坐一塊吃飯時候總討論的話題就是教育學生的尺度拿捏問題。因為現在的時代不比以前。以前的時代互聯網并不發達,加上傳統教育的延續賦予了老師很高的權威,所以在對待調皮搗蛋的學生上面,很多老師都會采取嚴厲的措施。而現如今時代飛速發展,互聯網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讓人們的思想得到了極大的改變,給傳統教育帶來了巨大的顛覆。
在大家喝到興頭上的時候,一斤率先發言了。他表示這個尺度要因地制宜,每個地區家長對于這個界線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在傳統文化極為濃厚的S省,傳統教育還是保留了很多特色。他從小學棋的時候就因為調皮被老師揍過多次,當然老師的尺度是局限于用力拍頭、腳踢屁股和罰站等措施。所以在他長大成名被棋院邀請之后,他就和校長制定了對待學生的一系列辦法。他是“大棒”的忠實奉行者,有學生在課堂上調皮破壞秩序或是下棋態度不端正,他就會用書拍他們的頭。情節比較嚴重的,他就會動腳踹他們的屁股。曾經也有家長對他的教學方法表示質疑,畢竟有很多家長舍不得孩子受到任何懲罰。但是一斤對此不置可否,凡是有異議的家長全都被他和校長協商后調離了他自己的班級,無規矩不成方圓是他的原則。
等到最后比賽的時候,一斤班級的學生成績遙遙領先,很多頗具微詞的家長全部選擇了緘默。一斤把古人的名言:“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拿捏的恰到好處。
W老師也列舉了他的教學方法,他是“胡蘿卜”的追隨者。“念頭寬厚者,如春風煦育,萬物遭之而生;念頭忌刻者,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是他的追求。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反饋機制才是王道。W老師那個年代圍棋教育還不發達,很多人都是自學成才,捧著一本棋書就能看個昏天黑地,約人下盤面棋能跑到十里八鄉之外。所以在他的圍棋教室之中,循循善誘學生是他的原則。
只要有學生對課堂產生干擾,他就開始講圍棋故事,從春秋時候圍棋大師弈秋授徒到晉代的“到鄉翻似爛柯人”,從唐朝棋待詔顧師言“兩子鎮神頭”到清朝范西屏和施襄夏的當湖十局。孩子們都聽得如癡如醉,沒人會去做多余的動作,而是把心思全用到了圍棋上面。W老師細數自己的教學生涯,最嚴厲的一次就是有學生水平到位但是心態失衡輸掉比賽沒有能升段的情況下,他讓學生自己在教室里面反思錯誤晚走半個小時。這個嚴厲程度跟一斤相比大相徑庭。而他的學生比賽成績也很好。
鑒于兩位資深從業者的極端案例,我隨即進行了中和。給他們講起來C老師以前對我的愛與恨。作為C老師班級里面的“頭牌”人物,我不但比賽成績遙遙領先,而且時常充當“孩子王”的角色帶很多小孩子來回折騰。
有次我帶的眾多小孩在課堂間隙彈棋子,彈得滿地都是,保潔員都忙不過來,C老師見狀都不用詢問“證人”,徑直向我走來,二話不說往我屁股上就是一腳,接著罰我不上課就地撿棋子。C老師對于學生的嚴格要求不僅限于此。在某次訓練棋上面,我面對較弱的對手占盡優勢之后疏忽大意導致自己贏棋下輸,C老師拿起一本書猛然地就拍到了我的臉上,直接給我拍得懵在原地,“酷烈之禍,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于細微之事,”C老師經常叨念的那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當然一向嚴厲的C老師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也是給予肯定的。在所有人都做不出一道題目而唯獨我做出之時,他便會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一杯可樂送給我。在我擊敗很難戰勝的對手奇跡般地提前升段之后,他也會拿出自己珍藏的棋書直接轉手送給我。在多年之后每當自己開始教導學生之時,C老師的身影總會浮現在我眼前。
可以說C老師對我的愛與恨就是蘿卜與大棒的交織。
而圍棋教育真正的智慧,我認為是把“蘿卜”雕琢成激發興趣的藝術品,將“大棒”淬煉為鍛造品格的重器。就像棋盤上黑與白的共生,教育的藝術是把握這種動態的平衡,讓人享受其中蘊含著的中華傳統文化哲學的結晶。當學生既能享受“妙手偶得之”的喜悅,也能承受“長考出臭棋”的磨練時,教育的真諦便在其中自然顯現。
在懲戒與激勵之間,眾多從業者的智慧會使我們不斷探索并找到那個“寬嚴相濟,恩威并施”的平衡點,這才是圍棋教育最高明的手筋,如果一味地急功近利,只追求勝負,那么就會忽略孩子個人的健康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