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制圖,版權所有
發現關于九歲孩子,有兩條新聞,一個是“九歲孩子被媽媽打死”,另一個是“九歲孩子被爸爸打死”。
一開始我想到,這個九歲圍棋少年,為什么沒有選擇跟媽媽在一起。
但是當看到“九歲孩子被媽媽打死”的新聞后,我一時竟感覺束手無策了。
這個“九歲孩子被爸爸打死”的圍棋少年,有人說是圍棋天才,但我看新聞發現他算不上,最多算一個愛好圍棋的少年。
沒有理由一個真正的天才,會在全國圍棋比賽中輸掉,而且排名是100多名。
5月12日至5月16日,第九屆“偉星杯”全國圍棋公開賽,公開組232名參賽選手中,最終獲得第147名,這個名次是中等偏后的成績。可以肯定,這個九歲的孩子,朱某鑫,最多算是個圍棋少年,算不上圍棋天才。
我之所以要特別指出這一點事實,是因為咱們的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太多了。不過就是對圍棋有點愛好,就夸張為圍棋天才,這是有多大的心理期望啊。又不是喬布斯,何必要扭曲現實?
再說了,喬布斯周圍是一群真正的天才在幫助他,才得以讓他創造了扭曲現實的奇跡。
而父母們,有什么呢?父母愛孩子可以理解,但不能因為孩子對什么有興趣,就天然以為孩子是天才。
被媽媽打死的9歲女兒,事發浙江溫州。另一個9歲小孩被爸爸用電線毒打致死,事發青島。9歲圍棋少年輕生,事發杭州。這個九歲圍棋少年,是因為長期被父親毆打,選擇了輕生。
這樣的悲劇屢次發生,我看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父母要做的,是把孩子當成和自己一樣的普通人。就這一點,我就感覺挺難的。
最近一個新聞就可以證明,“張學友演唱會撞期高考遭多人投訴”,這個新聞我看了后,我只感覺這些家長真是無理取鬧。
張學友演唱會其實是在晚上開的,高考是白天考的。這兩者之間根本是毫無沖突。家長居然會去投訴根本不會影響高考的張學友演唱會,足以證明,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過高關注,甚至關注孩子到開始關注無關因素,比如張學友演唱會。
如果真心把孩子當普通人看待,是絕對不可能去投訴張學友演唱會的。
如果真心把孩子當普通人看待,是會和孩子做朋友的。
既然都和孩子做朋友了,是絕不可能說要打孩子的。
這些邏輯是如此地清晰,但是好多家長們,或者說父母們就是做不到的。
能怎么辦?我看也只能涼拌。當然我們還是應該看到,還是有聰明的父母的,知道什么是同理心,知道什么是科學,知道決定命運的是什么,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先建立一個認知,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這個說法雖然有點夸張,但是也有一定的邏輯關系。父母情緒失控,總是大喜大悲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這是有心理學研究基礎的。孩子會受到哪些不良影響呢?
孩子容易造成安全感缺失。
孩子因依戀關系受損而導致心理焦慮或回避。
孩子模仿父母的情緒失控。
孩子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從而造成學習成績下滑。
孩子承認和接受父母的負面評價,堅定認同“我不夠好”。
孩子不愛社交,產生社恐等人際心理反應。
孩子的叛逆行為會加重,以對抗的方式來回應控制。前面九歲圍棋少年,即是一例。
孩子會有自殘傾向。
所以記住這一點,父母情緒失控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父母怎么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平等看待自己與孩子的關系。其實把孩子當朋友,鼓勵他們發展現天賦、興趣和愛好,反而有可能讓孩子改變命運。
改變命運我覺得是小概率事件。不妨把這個目標變小一點,幫助孩子獲得幸福。
孩子幸福了,做父母的,自然而然也會幸福起來。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5月2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